桂皮,别名肉桂、玉桂、年夜桂等,为樟科植物银叶樟和三叶樟的干燥树皮。该咀嚼辛、甘,性温,具有温经散寒、行血活血的功能,既是较常用的中药材,又是调味的最佳喷鼻料,全国年需求量达100~110万公斤。桂皮主产于广西、广东、云南和福建等省区,多于秋季剥取,可加工成企边桂、板桂、桂通和桂碎4个规格品级,其经济价值依次有差别。
现将各类规格桂皮的采收和加工方式介绍如下。
加工
1.企边桂:用刀将树皮两头削成斜面,凸起桂心(栓皮层内的桂皮)摊晒至软,将每块桂皮夹在木制的凹凸板中心,将数块叠起,两头和中心用绳子绑紧,使每块桂皮卷成槽状后,摊晒至四成干时,除开绑绳和夹板,操纵早、晚较弱的阳光晒干(曝晒油分轻易挥发,降低效力)。
企边桂分为甲、乙、丙、丁4个品级。甲级:足干、后背窝状,两头稍成斜U,皮细且有彩皮,油性年夜,无分裂,无白肚,无霉坏,每片重175克以上。乙级:足干、皮略粗,分裂不跨越3厘米,每片重160克以上,其余规格尺度与甲级不异。丙级:皮略粗,分裂不跨越4.5厘米,有油性,每片重152克以上,其余规格尺度与甲级不异。丁级:皮粗、多分裂,有油性,每片重在150克以下。
2.板桂:将桂皮晒软,把每块桂皮夹在平直的木制夹板内,然后将数块整洁的相叠在一路,两头及中心用绳绑紧,晒至九成干,即解除绑绳,在室内干燥通风处,将树皮纵横堆叠,面上用石块加压1个月至桂皮完全干燥,即成扁平板状的板桂。
板桂分甲、乙、丙三级。甲级:足干、外皮灰褐色,滑腻光鲜,卷边平整,表皮薄,肉厚坚固,有油性,长40厘米摆布,宽12~13厘米,厚0.6厘米以上,喷鼻甜有辣味。乙级:含油分及光彩比甲级差,其余规格尺度与甲级不异。丙级:含油分及光彩比乙级差,其余规格尺度与乙级不异。
3.桂通:将剥下的树干皮和粗枝皮,置阳光下晒软,用手搓卷成整洁的单筒或双筒,摊晒至干即成。桂通以足干、棕色光鲜、皮薄肉厚、卷筒巨细平均,有油分,气息甜辣,无霉坏,无白点者为优质。
4.桂碎:把上述加工各类规格的桂皮剪下来的边皮和不合适加工规格的桂皮,去净杂质,晒干,即成桂碎。以足干、片块不法则,气息芬芳,味辛甜,无杂质者为优。
桂皮经加工晒干后,受压轻易开裂破裂,导致制品品级降低。是以,桂皮包装最好用箱,也可以用竹编方筐或较坚硬的纸箱。包装好的桂皮宜放在干燥处贮存。
郑重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仅为三农加工内容更加丰富,非鸭寮街观点。如信息标记有误,欢迎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