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寮街

知网在库作品赔付金或超1200亿,知网无力赔付

  在中国庭审公开网最近的一场直播庭审中,《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系“中国知网”运营方)的委托诉讼代理人坦言,如果都按照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赵德馨教授200元/千字的标准赔偿的话,知网在库作品大概要赔偿1200亿元。并且,“之前赵老师判的也是一个相对更低一点的赔付标准。”

  据央视网评、光明日报消息,2021年12月,89岁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退休教授赵德馨以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为由起诉中国知网。原因是知网擅自收录他的100多篇论文,老先生没拿到一分钱稿费,自己下载还要付费。

  对此,赵德馨教授表示:“我们创作的东西一分钱不给我,我下载我要利用,你还要问我要钱,这个太不合理了。”

  赵教授最终全部胜诉,并累计获赔70多万元,与此同时,他的文章也被知网同步下架。

  赵德馨教授在2021年12月8日接收采访时说道:“中国知网必须要改革,不能输了官司就下架我的文章。中国知网传播知识的前提是尊重创作者,不能打着传播公共知识的幌子去侵权和牟利。”

  中国知网于2021年12月10日发布公开说明向赵德馨教授致歉,并表示“正视问题、解决问题”,“将积极会同相关期刊编辑出版单位与赵德馨教授沟通,妥当处理赵德馨教授作品继续在知网平台传播的问题”。

  距知网公开致歉已经过去4个多月,赵德馨教授被下架的100多篇论文在知网上仍然查不到。据赵德馨教授透露:“春节前有几位知网的工作人员来(家里)拜访我,但期间没有谈任何实质性的问题,我把问题提给他们,他们也没有表态,从那以后,再也没有跟我联系过,上架(论文)的事情也从没跟我沟通过。”

  “已经这么久了,也没看到知网有什么实质行动,进度太慢了,我估计催他们也没什么用。”他无奈地说。

  知网是否涉嫌垄断,需要尽快明确答案

  4个月内,知网因涨价、价高被频繁质疑垄断,有关方面也多次就这一问题向市场监管部门留言询问,也说明这一问题的确是一个公共关注的热点问题,需要尽快予以明确答复。

  一方面,由学术期刊发起的独家授权,让知网变得“一家独大”。不少机构和研究人员,甚至是中科院、相关知名高校等学术机构,都难以承受其高昂的订购费。近年来,知网还多次因频繁涨价遭高校抵制,不过,在停用一段时间后,由于知网数据库资源内容的独有性以及其资源整合的一站式搜索,大部分高校又继续与知网合作。显然,这对正常的学术生态已构成一定的影响,这一问题越早破除越好。

  另一方面,知网收录海量文献数据,并维护其正常运行,的确付出了成本。这种情况下,购买知网服务,也是一种市场行为,知网可以制定一定的服务规则并收取一定的费用。但知网作为我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的一部分,承担着知识资源传播共享与增值利用的功能。其公益属性决定了,知网不能一味以市场价值规律为准则收取高额费用。在这种背景下,知网面临质疑在所难免,而一些质疑声音对知网正常经营、市场伦理维护来说,也构成了一种困扰。是否涉嫌垄断,越早厘清越好。

  客观而言,知网行为到底算不算利用市场支配地位搞垄断经营,还有很复杂的指标,不能仅靠涨价、毛利高就能轻易认定。或者,知网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还处在规范的模糊地带,界定存在一定的困难,更应该慎之又慎。这也决定了,对于知网所涉及的垄断质疑,必须高度重视,抓紧研究推进解决,尽早给出明确答复,避免引发市场不良反应。

  一直闷声发大财的知网说“我没钱,赔不起”!你信吗?

  据上游新闻报道,在近期开庭的一起官司中,知网方的代理人坦言,如按200元/千字的标准进行赔偿,知网在库作品要赔1200亿元,知网无力赔付。

  闷声发大财的时候不说话,被人家发现索赔的时候卖惨,知网这表现,和“损坏了别人的东西,就是不赔钱,有钱也不赔”的流氓逻辑有什么区别。

  不知道,知网还能不能从这次舆论漩涡走出来,真应了那句“多行不义必自毙”

展开全部内容

郑重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仅为生活热点内容更加丰富,非鸭寮街观点。如信息标记有误,欢迎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合作。

相关生活热点推荐

知网在库作品赔付金或超120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