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药三分毒,无毒不入药”。有关专家强调,中药有毒,不在药之过,往往在用之过,应管好“用药”这一环节。近日,为缓解老苍生用药平安焦炙,有关部分比来出台相关政策,要求28种含毒中成药在药品包装和仿单上加以标注。
人们常说“以毒攻毒”,而中药成分复杂,很难周全正确标注有用成分。例如人参,用现代方式已研究了100多年,仍有很多成分没搞大白。反过来,即使知道了中药的化学布局,也不知道它在临床上会发生什么感化。好比麻黄,按中药“四气五味”理论来熟悉,它有发汗、平喘、利尿三个功能,而其有用成分麻黄碱却只有平喘感化,没有发汗、利尿的感化。也就是说,有用成分不克不及周全地反映中药的功能。
“有毒中药”假如用得好,可减毒增效,治愈疾病。而毒性标签会吓走患者,使其错掉治愈良机。中药毒性眼下颇有被强调之势,亟须现代科技为中药正名,让古老的中医药财产健康成长、传承,更多地造福世界人平易近。
郑重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仅为三农百科内容更加丰富,非鸭寮街观点。如信息标记有误,欢迎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