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寮街

毕加索名画被撕的影响

【毕加索名画被撕的影响】于2020年08月26日,据鸭寮街了解到,在今年年初的时候关于毕加索名画被撕一事就引起了社会的高度重视,很多人都很好奇毕加索名画被撕的影响,毕加索作为一个著名的画家,他的画作到底有多大的价值,据最新消息报道男子撕毕加索名画被判18个月,因此大家从而可以看出来其价值,那么接下来大家就随鸭寮街小编一起了解看看~

毕加索名画被撕的影响

男子撕毕加索名画被判18个月

当地时间25日,伦敦威利斯登格林地方法院宣判,去年底在伦敦泰特现代艺术馆毁坏毕加索名画《女子半身像》的英国男子沙吉尔·梅西因刑事毁坏罪入狱服刑18个月。法官东尼当庭表示,梅西的行为目的仅仅在于“寻求五分钟的出名”而已。梅西本人当庭表示认罪伏法。

据了解,《女子半身像》是世界抽象画大师毕加索的代表作,价值2000万英镑(约合1.8亿元人民币)。专家表示,画作的修补过程将长达18个月,费用高达35万英镑(约合315万元人民币)。

2019年12月28日,毕加索名画《女子半身像》在伦敦泰特现代艺术馆展出期间,20岁的梅西用挂锁对画作进行破坏,并将其从墙上扯下。梅西随后被警方逮捕,并告诉警方自己的行为“只是一场表演”。

《女子半身像》的原型是毕加索的情人朵拉·玛尔。《女子半身像》的创作时间,也令这幅肖像画更添了一层意义。毕加索在1944年5月5日于巴黎完成此作。一个月后,盟军成功登陆诺曼底;同年8月,巴黎解放。学者认为,《女子半身像》是毕加索感到光明将来临、纳粹将灭亡的预言创作。

资料显示,该画作并非艺术馆馆方藏品,而是私人收藏所有,从2011年起租借给泰特艺术馆进行长期展出。

毕加索名画被撕,炒作还是巧合?

2019年12月28日,毕加索的名画《女子的半身像》,在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被一名男子撕毁,这幅画价值2000万英镑,约合人民币1.8亿元,是毕加索在1944年创作的。画作原型是毕加索的情人朵拉玛尔。这条新闻在世界各国引起强烈关注。

人们对该行为都非常不理解,也没有具体报道撕毁的动机和程度。

朵拉玛尔,1907年生于克罗地亚,是一位迷人的画家和摄影师,才华横溢,她在法国长大,1935年认识了毕加索,成为他的情人。

现有纪实摄影、蒙太奇照片、绘画等作品存世。对超现实主义术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力。

此时,在网上还能查到另一条信息:朵拉玛尔回顾展于2019年11月20日至2020年3月15日在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展出。此次展出的规模如何还没有报道,但去年在法国巴黎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曾经办过的展览中,有500件她的摄影和绘画等艺术创作及相关的文献资料,也有一个单元专门呈现给朵拉玛尔与毕加索。

其中就有毕加索创作的玛尔肖像以及玛尔为毕加索在创作中的《格尔尼卡》拍摄的照片。这就不禁让人生出怀疑:到底是炒作还是巧合?

2012年,就曾有一个艺术家,在泰特美术馆的一张罗斯科价值1000万英镑作品上涂鸦,仅仅获一年半实刑,政府出资修复了画作。

而这次新闻报道,该男子撕扯画作被立即控制,美术馆方面已经把这幅名画撤下,并请专业人士对损失进行评估。油画画布是很结实的,由此看来,该画的损坏程度,应该并不是很大。

毕加索名画被撕的影响

美术馆办展,大多“防君子不防小人”

“16天前,当我与这幅画合影时,万万没想到16天后它被撕了。”从微博上得知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所藏毕加索《女子半身像》被毁后,正在英国当交换生的“木奚”有一种“不真实感”。

如今,去美术馆看展成为稀松平常的休闲活动,亲眼看看传世名作更是被不少美术爱好者列入愿望清单。通常,美术馆都配有安保人员,但就记者的实地参观经验以及采访所得来看,美术馆的安保通常算不上太严密。

“就我去过的美术馆、博物馆来看,保护措施最齐全的是巴黎卢浮宫的《蒙娜丽莎的微笑》,可能因为太出名了,那幅画不仅用玻璃罩上了,还设置了硬质栏杆,游客只能在栏杆后观赏。”“木奚”告诉记者,其他大部分欧洲美术馆,画作并不会套上玻璃罩,“观赏者和画作的距离可以很近。”

在泰特现代美术馆,被毁名作《女子半身像》直接悬挂在墙上,前方没有栏杆或绳索间隔。在一张网上流传的照片里可以看到,甚至有小孩直接上手触摸画作。“木奚”回忆道,泰特现代美术馆中,基本上每个展厅有一位工作人员,但也有一些展厅中只有游客,“我当时看《女子半身像》时,附近是没有工作人员的。”

“现在的美术馆安保,都是防君子不防小人。”“90后”杨圆在西班牙普拉多美术馆看过毕加索的画,“名画没有特别的防护,最多就是一道绳子隔开,安保人员一人管一大间,会有很多死角。”自媒体博主“狂阿弥”也写出自己在荷兰巴塞尔美术馆的参观经历,“早上10点多去,展厅一个人没有,木板嘎吱作响,一转角就是莫奈的画。没有玻璃、没有警戒线、没有工作人员,甚至房间连监控都没有,隔壁就是梵高自画像,还有毕沙罗,三楼就是毕加索早期作品。十点半后,才陆续有穿西装的工作人员出现。”他不无感慨,“欧洲的美术馆,只要去得早,整个世界都是你的。拉近距离的同时,当然也伴随着危险。为那幅画感到遗憾。”

以参观者体验为先的展陈方式,建立在馆方与参观者的相互信任上。泰特现代美术馆之旅留给“木奚”的是一段“很舒服”的观展体验,“布展很不错,人也不多,大家基本上都能保持安静。”

不论在普拉多美术馆,还是在收藏着毕加索《格尔尼卡》的索菲亚王后国家艺术中心博物馆,杨圆见到的都是犹如“朝圣”般的参观者,“大家无需提示,说不拍照就不拍,并且都自发与艺术品保持一定的距离,驻足欣赏。”

毁坏艺术品的不仅仅是“熊孩子”

艺术品被毁非个例。就在去年5月,佳士得春拍“中国近现代书画”专场曾经发生毁画一事——1393号拍品,任伯年《花鸟四屏》的第一幅“澹黄杨柳带栖鸦”在预展中被一位小孩撕毁,佳士得只得临时撤拍。

另据报道,2012年6月29日,一名男子将爱尔兰国家美术馆所藏的莫奈名画《阿让伊特盆地塞纳河上的帆船》砸出一个大洞,近1/4遭破坏,大量油彩脱落。此画由莫奈于1874年创作,是该馆藏有的唯一一幅莫奈作品,当时价值高达780万英镑,约合7471万元人民币。

上海一家美术馆工作人员回忆,多年前曾有展览作品被观众损坏。“有个小朋友奔跑中打破了玻璃柜,导致里面的展品全部碎掉,但由于是小朋友,没有追究赔偿责任。”举办展览之前,美术馆一般会为每件作品购买保险,倘若发生损坏,可由保险公司理赔。然而,不论是否存在金钱上的损失,作品被损坏,终究会让美术馆声誉受到影响。

在美术馆展厅中,通常会配备一到两名保安,24小时轮番值守。不少美术馆也会在作品前设置1米线,即便这样,也无法完全避免意外的发生。“美术馆没法做到每幅作品前都有保安,难免顾此失彼。1米线其实只是象征性地拦一下,而且国外很多1米线离地仅20厘米,它拦住的是本身就不会去破坏作品的那些人。”这名工作人员说。

此前,上海玻璃艺术博物馆也曾发生“熊孩子”毁坏展品事件,从现场监控来看,两个熊孩子直接冲进了1米线护栏,用力摇晃和拉扯展品。这也证明了1米线的作用更多是提醒观众文明观展。“一般贵重作品会有特别安保措施。但也有艺术家要求不拉1米线,希望跟观众更亲近。”

那么,美术馆应该优先保障作品安全还是观众体验?“其实两方不可偏废,艺术品隔了一层玻璃看肯定不舒服,美术馆的服务对象是参观者,不能像防贼一样防观众,美术馆本就是一个公共文化空间。但尊重展出的每一件艺术品,也是社会的基本公德。”艺术评论人、策展人施瀚涛介绍,历史上有意破坏名画的事件很多,有些出于个人喜好,也有政治、宗教、道德等因素。比如塞拉诺的摄影作品《尿浸基督》在展出时,就曾被很多人扔臭鸡蛋。

“要在美术馆破坏一件作品太容易了。”去年,施瀚涛也参观过泰特现代美术馆,发现那里和欧美其他美术馆一样,只有少数特别珍贵的作品才有玻璃罩保护。“凑得太近的话会有警报,或者保安提醒,但很多作品都是裸展。”

毕加索名画被撕的影响

“对艺术要有基本的尊重”

前几天,施瀚涛去上博看了“美术的诞生:从太阳王到拿破仑——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珍藏展”,对安保措施印象很深:“我看到有位女士轻轻触摸了一下作品,保安看到后立刻阻止,而且告诉她先不要离开,需要找专家确认一下作品是否发生损害。这样的保护很专业。”

“有人说美术馆就是一面社会的镜子。” 施瀚涛认为,许多观众对当代艺术家的创作看不懂,或者不同意作品的含义,就回到家中上网对其进行粗俗的言语攻击,这和在美术馆中撕掉它的行为是相似的,“对艺术要有基本的尊重”。

撕掉毕加索画的行为,让施瀚涛想到前不久发生的一件热点新闻。在苏富比的一场拍卖中,英国涂鸦艺术家班克斯的名作《女孩与气球》画作以104.2万英镑成交后,又在众目睽睽下被切割成碎片。据说,炮制这一切的就是艺术家本人。“也许这样的行为比撕掉毕加索更适合佐证‘艺术品最大的价值,就是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的观点。艺术家选择这样特别的场合来反思经典艺术,反思艺术市场,前提是这是他本人的作品,而不是撕掉别人的。”

“美术馆是‘弱势’一方,只能加强安保管理和完善保险的风险分散机制。”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馆长甘智漪说,美术馆除了加强安保外,还会启动风险分散机制,除了给展品购买保险外,还需要买公众责任险。“比如观众在美术馆中意外跌倒,造成展品损坏,可以通过公众责任险理赔,但这一点往往被许多美术馆忽视。”

另外,在藏品方面,美术馆也会根据不同的作品级别配备不同的保护措施。“泰特现代美术馆是一家非常专业的美术馆,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这次事件应该不是技术和管理问题,他们也会有相应的风险防范机制。被撕毁的这张作品如果放在中国的某个美术馆,可能会作为镇馆之宝严加防范,但对于泰特来说,这张作品也许还未达到最高级别的保护措施。相信以现在的技术手段,作品有修复的可能。”甘智漪说。

艺术品的价值究竟何在

当毕加索《女子半身像》被撕毁的消息传出后,有不少网友“抖机灵”,大言不惭地说“我也能画这种,多简单”。名画或艺术品的价值何在?再度成为话题中心。

“艺术的价值,就是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这是脱口秀演员李诞的结论。前不久,综艺节目《奇葩说》的一个辩题火了,题目是“美术馆着火了,一幅名画和一只猫,在只能救一个的情况下选哪个?”一边是无价的艺术,救了它,多一幅名画传世;另一边是看似微不足道的一只猫,它代表着生命鲜活的价值。选择“救猫”的李诞语出惊人,“画最好的归宿,就是‘烧了’;比蒙娜丽莎更美的,就是正在燃烧的蒙娜丽莎。”在他看来,艺术品的价值都是人们赋予的,名画的故事越多则越有价值,“还有什么比烧掉更好的故事?”

当然,这或许只是综艺节目中剑走偏锋的玩笑之语。在施瀚涛看来,这类观点只能算一种文学性的表达。“艺术品有物质性和精神性两种层面的意义。艺术史不能凭空书写,很多经典艺术品是人类共同拥有的,它是人类共同欣赏,加深彼此认同的,故意去破坏它,不管动机为何,都是不利于人类文明进步的。”另一方面,以毕加索为例,其作品的艺术价值已经为世界所公认,即便还没有完全被大众所理解。“美术馆展陈是一种艺术普及的手段,看不懂不能成为撕掉它的理由,否则所有人都只能看抖音了。”

杨圆说,艺术的价值是被历史、被每一代的人所叠加定义出来的。“有的艺术品也许还不被大众所接受,但它承载了那个时代的特殊意义,或许也是辅佐历史纪事的稀缺物证。我们不得不承认,很多被历代称赞的美学,是和我们‘没有壁’的,艺术能跨越历史长河,今天的我们一眼看到,还是会立刻着迷。”《女子半身像》被撕一事,毁的是美术馆对参观者的信任度,“如若以后再不能近距离观看历史名作,于我们是一种遗憾。”

“这是一个社会新闻,只不过和艺术相关。”上海油雕院美术馆副馆长傅军认为,美术馆发生这样的事情属于小概率事件,大众无需过度解读。在他看来,有件事或许更值得关注——当天登上微博热搜的词条是“价值1.8亿元毕加索名画被撕”,相比毕加索,也许更引起大众关注的是放在其前面的“1.8亿元”。

“其实泰特现代美术馆中不乏类似价值的作品,但特别点出1.8亿元,显然是因为中国大众对价格特别敏感。对于老百姓来说,艺术品往往都是天价,往往最刺激人兴奋点的就是拍出了多少个亿。也许撕掉1.8亿元的画才是上热搜的点,至于是谁的作品并不重要,但对艺术作品的关注不能老停留在价格上。”傅军说。

令人无奈的是,艺术新闻能上热搜的往往都是艺术以外的内容。傅军希望,大众可以更多关注艺术的本体,而不只是停留在猎奇。

以上是【毕加索名画被撕的影响】的详细全文内容,对于毕加索名画被撕的影响你有什么看法呢?

展开全部内容

郑重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仅为生活热点内容更加丰富,非鸭寮街观点。如信息标记有误,欢迎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合作。

相关生活热点推荐

毕加索名画被撕的影响,毕加索,名画,影响

男子撕毕加索名画被判18个月
生活热点

男子撕毕加索名画被判18个月

阅读(217) 鸭寮街

【男子撕毕加索名画被判18个月】于2020年08月26日,据鸭寮街了解到,毕加索是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他的作品直到现在都有无数的人...

男子撕毕加索名画被判刑18个月
生活热点

男子撕毕加索名画被判刑18个月

阅读(91) 鸭寮街

【男子撕毕加索名画被判刑18个月】于2020年08月26日,据鸭寮街了解到,毕加索大家应该都知道,毕加索是西班牙有名的画家和雕塑家,毕加索...

男子撕毕加索名画被判18个月
生活热点

男子撕毕加索名画被判18个月

阅读(86) 鸭寮街

【男子撕毕加索名画被判18个月】于2020年08月26日,据鸭寮街了解到,当地时间25日,伦敦威利斯登格林地方法院宣判,去年底在伦敦泰特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