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与贫困进行决定性斗争的一年。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如何继续推进扶贫与农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这也成为了NPC和CPPCC的热门话题之一。
作为消除贫困的“先锋”,浙江在2015年率先消除了所有人均收入低于4600元的贫困家庭。在此基础上,浙江深化了“美丽农村”建设,描绘了工业繁荣、乡村美丽、农民富裕的新农村振兴景象。
许多浙江代表和委员认为,实施农村振兴战略是巩固和加强消除贫困成果的最佳途径。要做好两者的衔接,需要顶层设计和基层力量的相互配合。我们还需要人才引进和产业振兴来两条腿走路。
“电子商务助力农民”热“新路子”亟待跟进
通过工业减贫是摆脱贫困的“艰难之举”。在这种流行的情况下,现场电子商务提供商的流行为与贫困的决定性斗争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措施。作为“电子商务助力农民”的“新跑道”,农村冷链物流系统的建设还很欠缺。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委员会副主席、民主人民建设委员会主席陈晓萍说,研究发现,在具有地方特色的主要产区,普遍缺乏用于农产品分拣和分级、预冷和包装、干燥和脱水的商业设备。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农产品冷链“第一公里”建设几乎不存在。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一轮电子商务发展,陈晓萍建议在全国范围内规划建设农产品中央冷库,供农业企业和物流企业租赁,并优先支持贫困地区冷链基础设施建设。支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自建农产品预冷、清洗分级、分拣包装、保鲜、初加工、冷藏设施,加快农产品冷链“第一公里”建设,提升特色农产品“止损能力”。
引进人才促进造血
无论如何摆脱贫困或致富,“主力军”在农村。作为来自农村的人大代表,绍兴市柯桥区朱莉镇汤底村党支部书记刘建明对此更有期待,“希望把更多的政策措施带到农村,吸引更多的企业和人才返乡,更好地推动农村振兴。”
刘建明直言不讳地表示,唐棣村改造的关键是带动村民发展花卉产业,现在花卉和树木出口到全国各地。
但是,村里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他说:“目前,村干部的年龄结构还没有优化,一些年龄较大的村干部很难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步伐。”
究其原因,刘建明认为,主要在于村干部岗位“重力”低,发展道路短,优秀青年人才不能进、不能留。
唐棣村的混乱不是一次性现象。随着农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迫在眉睫。对此,刘建明建议在政治和经济待遇上引入积极的激励政策,通过引进人才,逐步建设一支专业化的村干部队伍。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才能,刘建明建议村干部通过资格考试,逐步实现持证上岗,提高村干部正确处理党建指导、民主自治、科学管理和现代化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此外,还可以探索村干部在职培训制度,选拔优秀村干部到区、镇农业、农村、经济、城建等相关部门进行在职培训。
建立和完善提高全面小康社会质量的长效机制
对浙江来说,脱贫和脱帽不是斗争的终点,而是要看到问题,找出差距,规划更高层次的蓝图,在不断巩固扶贫成果的基础上,为农村振兴奠定坚实的基础。
景宁畲族自治县位于浙江省西南部,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大山阻碍了村民致富的梦想。为使水土一方供养一方,景宁大力发展“景宁600”和全球旅游等生态产业,创新推出“政府和银行保险”、“扶贫保险”、“扶贫保险”等金融扶贫措施。三年来,该县低收入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8449元增加到11229元,年均增长15.28%。
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静宁正在思考“如何增强造血功能,防止低收入人群脱贫”,这也是中国大多数欠发达地区面临的共同课题。
全国人大代表、景宁畲族自治县县长钟海燕认为,解决相对贫困问题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一方面,中低收入群体的长期存在是解决相对贫困的客观需要;另一方面,通过提高相对贫困群体的收入水平和发展能力,市场需求将得到更好的释放。
钟海燕建议国家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制定灵活的相对贫困标准,重点推进中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区域扶贫。同时,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稳定扶贫的长效机制,把现有扶贫政策与农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等国家战略有机结合起来。
在政策措施上,钟海燕认为,要优先增强相对贫困地区和群众的内生动力,在产业、金融、教育、卫生、技能培养、人才引进等方面加大投入。,加快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和公共基础设施均等化,支持相对落后地区加快建立完整的现代经济体系。
点击图片进入主题
郑重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仅为生活热点内容更加丰富,非鸭寮街观点。如信息标记有误,欢迎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