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有哪些你不知道的习俗?这些习俗我就不知道了!在闽东一带,清明节期间,家家户户都要回家一起祭扫祖坟,一起在坟墓边吃饭,共叙一年来的家族亲情。此习俗由来已久,经久不衰。
中国人以姓氏为纽带,姓氏又以村落划分,往往一村一姓,远近亲疏,家家户户都沾亲带故。一村一姓,村村有开基始祖,这是共同的先祖。开基始祖分枝散叶,瓜瓞绵延,又分若干房,经过数百上千年的繁衍生息,又有各自的祖坟,形成堂亲,出悌入孝。通常,以数代或十数代为一房,每年清明时节,房下子孙后裔,家家出劳力,择吉日一起祭扫祖坟。
过去,祖坟为土坟,人人除草的除草,烧纸的烧纸,点上香,摆上酒馔,燃放鞭炮,敬天敬地敬祖宗。有的年份,家族中人还会在祭台上供全猪全羊,祭祖完毕,就在墓地上垒灶起锅煮全猪全羊,大家聚在一起,共享美味佳肴,共叙家族情谊,也告慰祖宗人丁兴旺、家族和睦。
这些年,受疫情影响,清明回乡扫墓的人少了,显得冷清了。但留在村里的人,只要没有疫情,仍然是要祭扫祖坟的。就是有疫情,也会选择在清明前后一个月的适当时间去祭祖。总之,祖坟不能不扫,祖坟不能长草,这是几千年来雷打不动的习俗。
清明节,也叫踏青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和祭祀节日。清明节一般在每年阳历的4月4日到6日之间,这段时间,春光明媚,草木吐绿,正是人们春游的好时候。下面分享一下清明节的节日习俗,看看你知道几个。
一、祭祖扫墓
祭祖扫墓,这是清明节的主要习俗。清明节纪念祖先有很多种形式,扫墓是最早的一种习俗,这种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并且随着社会的进步,也逐渐在简化形式。因为火化遗体越来越普遍,人们就前往骨灰置放的地方拜祭先人,而取代扫墓的习俗。
二、踏青
踏青,也叫春游,是民间长期保持的一种清明习俗。清明时节,春回大地,满眼绿色,自然界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出外郊游的好时光。
三、荡秋千
荡秋千,也是我国古代清明节的习俗之一,历史也很古老,在南北朝时就已经流行。在最早的时候,叫千秋,不叫秋千,后来为了避忌讳,才改为秋千。古时候的秋千,一般用树枝作为架子,然后再拴上彩带。后来逐渐发展为用两根绳子加上踏板的秋千。
四、蹴鞠
蹴鞠是一种皮球,用皮革做成球皮,里面再用毛塞紧。蹴鞠其实就是我们中国古代的一项足球运动,只是与现在足球的规则不同而已。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非常喜欢玩的一种游戏,传说是黄帝发明的。
五、放风筝
这也是清明节人们最喜欢的活动之一,无论小孩还是大人,都喜欢放,无论白天还是黑夜,也都可以放。在过去有人把风筝放上天空之后,就把牵线剪断,任凭风筝飞到天涯海角,据说这样可以除病消灾,给人带来好运。
六、拔河
拔河这项活动,发明于春秋后期,开始流行于军队当中,后来逐渐流传到民间。开始的时候不叫拔河,而叫“牵钩”、“钩强”,到唐朝的时候才开始叫“拔河”,并且成为清明节习俗的一部分。
七、折柳赠别
汉族人在清明节有折柳赠别的风俗。古代长安灞桥两岸,十里长堤,一步一柳,人们往往到此地惜别,折柳枝赠别亲友,因为“柳”与“留”谐音,以此来表示挽留亲友的意思。古人送行时折柳相送,也寓意亲人此去他乡,正如离枝的柳条,希望他到了新的地方,能够很快地生根发芽,安定下来。
八、插柳
据说插柳的风俗,是为了纪念农事鼻祖神农氏的。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能活,生命力非常强大,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荫。
九、斗鸡
在古代,清明节盛行斗鸡游戏,这个游戏从清明开始,一直到夏至,不仅民间盛行斗鸡,甚至连皇上都参加斗鸡,比如唐玄宗,就最喜欢斗鸡。
十、植树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在清明节植树的习惯,并且一直流传至今。因为在清明前后,春阳高照,春雨降临,种植树苗最容易存活,成长也比较快。
“姑娘上了坟,家中必无人。”原来清明还有这样的习俗?
清明将至,清明在春末夏初,是当下中国人祭祖扫墓的日子。以前农村有句老话叫“姑娘上了坟,家里必无人。”这是什么意思?农村还遵循这种说法吗?
1.俗语中的“姑娘”范围是什么?
“姑娘”并不是指所有的姑娘,只是指已婚有婆家的,已婚的女儿是不允许去扫墓的。未婚的姑娘,即使有了对象,只要没办过结婚仪式,还是家里人,可以去娘家扫墓。但有些地方,所有的女人都不能去扫墓,包括自己的女儿(无论已婚未婚)和已婚的儿媳妇。在这些地方,上坟扫墓是男人的事。女人在家准备祭品,给上坟扫墓的男人准备饭菜。
2.“上坟”这句话是什么时候的意思?
一般来说指的是清明期间的祭祖扫墓,其他时候并不是这样。例如,根据我们的民间习俗,在新老人去世后的三年内,立春之后,春分之前(有些地方在春社日之前),老人的子女有去新坟的习俗。
3.“姑娘上了坟,家里必无人。”的具体含义
农村人对传统俗语的理解,因为各地风俗不同,或者人们思维的角度不同,往往会给出不同的解读。
第一,内外有别。过去,农村家庭制度以姓氏为主导。女儿出嫁了是外人,媳妇嫁过来了是自己人。现在,有人认为这种“内外有别”的姓氏做法显示了古代女性地位的低下。
二是“关心人”论。在一些地方,有一种迷信的说法,人们认为祖坟可以遮荫和照顾后代。如果外嫁女回老家祭祖坟,祖坟照顾不了她们的后代,只能照顾女儿的后代。俗称“肥水流入外人田”。也正因为如此,已婚妇女回娘家祭祖扫墓时,最大的阻力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兄弟姐妹。
三是灾难论。有些地方,或者有些人迷信地认为,如果回去祭祖扫墓,会给娘家带来灾难。后两种迷信其实是第一种的扩展,也是一种恐吓性的说法,让出嫁的女人不敢回家祭祖扫墓。
后半句说“家中必无人”,农村也有两种说法。
第一,出嫁女家没有兄弟和后代。
在农村,一般来说,只有当出嫁女家没有兄弟和后代,甚至没有表亲,因为出嫁女家的坟里没有人祭祖的时候,女儿和女婿才会回娘家祭祖。以前农村确实存在这种现象,而且是理所当然的。
所以,如果家里有兄弟后代,女儿女婿回父母家祭祖扫墓,无异于诅咒兄弟。当然,兄弟们也不能让外嫁女回娘家祭祖扫墓。
第二,娘家兄弟不讲孝道。
以前农村有一些人,不仅清明节,还有一些家庭,从来不祭奠祖先,随时扫墓。结了婚的女人看不下去了,回父母家扫墓。这种嫁女出家的做法,通常能得到娘家所在村子的人认可。
但如果一个兄弟讲究孝顺,每年祭祖扫墓,有妇之夫回来扫墓,无异于打他娘家兄弟的脸,让他们背上不孝的名声。所以“娘家没人”就是已婚女子不把娘家兄弟当人看,没有他们她就是“目中无人”。人们还认为兄弟对死去的父母和祖先不够孝顺和尊重,有损他们的名誉。
4.到了新时代,现在的农村还有“姑娘上了坟,家中必无人”的说法吗?
民俗是流行的风俗、习惯、礼仪等。在社会上长期形成的。民俗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时代变化而不断改变的。
比如现在农村家庭孩子少了。他们有的去外地就业在外地定居,有的在外打工,有的甚至出国。
离家近一点的孩子,清明期间除了女方家扫墓,还要去男方家扫墓。她们不再关注自己是嫁出去的女儿还是留在家里的女儿,反正都是独生子女。在婚姻方面,没有实际意义上的“出嫁”或“迎娶”。生的孩子一个随男方姓,一个随女方姓。过去农村男尊女卑的传统家庭观念被打破了,人们不再拘泥于“婚”“嫁”,所以农村很少有已婚妇女不能去上坟扫墓,过去的一些传统禁忌被打破后,更多的人习惯了,一种新的习俗就形成了。
现在在农村地区,出嫁的女儿去上坟也是如此。当更多的女儿去上坟,得到农村社会的认可,成为农村人的共识,新的上坟习俗就形成了。
不可否认的是,少数农村地区的少数家庭仍然坚持传统观念。但是,要彻底改变一个传统的民俗观念,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同时,一种新习俗的形成也需要人们有一个接受和认同的过程。
过去有女儿不去母亲坟的习俗,现在大部分地方和家庭的女儿都可以去母亲坟,已经逐渐被人们认可,这是现代社会的一种进步。
郑重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仅为生活热点内容更加丰富,非鸭寮街观点。如信息标记有误,欢迎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