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寮街

教育部将心肺复苏纳入教育内容

【教育部将心肺复苏纳入教育内容】于2020年08月25日,据鸭寮街了解到,很多人都知道当一个人突然失去了呼吸,前几分钟的黄金时间来进行心肺复苏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事实上是有很多人都是不知道如何进行心肺复苏的,因此据最新消息报道教育部将心肺复苏纳入教育内容,这一举动也是有很大意义,心肺复苏纳入学校课程有什么好处呢,接下来大家就随鸭寮街小编一起了解看看~

教育部将心肺复苏纳入教育内容

教育部将心肺复苏纳入教育内容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和教育部最新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红十字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出,要开发和拓展红十字应急救护课程资源,培训培养急救教育教师,把学习健康知识、急救知识,特别是心肺复苏纳入教育内容。

通知称,要把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主动融入相关学科教学与教育活动、课堂教育与课外实践。针对青少年生理、心理特点,积极开展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把学生健康知识、急救知识,特别是心肺复苏纳入教育内容,培训培养急救教育教师,开发和拓展红十字应急救护课程资源。同时,采取多种形式传播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疾病防控、心理健康、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安全应急与避险等知识,提高学生健康素养;启动“红十字爱眼护眼工程”,开展预防艾滋病、远离烟草和毒品等健康教育,有效保护、积极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

为吸引更多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通知还提出依托学校特色成立红十字志愿服务队伍,在学校红十字会直接指导下开展志愿服务。同时,引导、支持红十字志愿服务队伍策划和组织实施志愿服务项目,打造红十字青少年志愿服务品牌。

在阵地建设方面,今后将加大投入建设博爱校医室,建好用好红十字救护站、红十字文化传播基地、人道主义教育基地、生命健康安全体验教室等阵地,培育一批红十字青少年工作示范阵地。同时,整合现有资源,探索政府、学校、社会共建共享红十字青少年阵地机制,建设一批符合青少年特点并能实现自主运转和持续发展的红十字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

教育部将心肺复苏纳入教育内容

心肺复苏纳入学校课程

学校出新规,心肺复苏纳入考试内容

首先,学校层面来说,主要是严禁学生将个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屏幕产品带入课堂、明确各学段体育课课时、中小学校食堂禁止提供高糖食品,校园内限制销售含糖饮料并避免售卖高盐、高糖及高脂食品等。

也就是说,中小学生的电子屏幕电子产品以后不能带进课室了。学校业不能为中小学生提供高糖视频,以后在学校想要购买饮料更难了,像可乐等有色饮料也是不能在学校购买。而薯片等其他油炸的高盐、高脂视频,学校也被勒令提供。

根据《意见》中提出,我国中小学生的肥胖问题、近视问题已经十分突出。根据2014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的调研中得出数据,我国的7到18岁的城市男女学生肥胖检出率分别是11.1%和5.8%,农村男女生的肥胖率则是7.7和4.5%。

2018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的近视率为53.6%。其中 6岁儿童为14.5%,小学生为36%,初中生为71.6%,高中生则为81%。

也是因为这些问题的出现,所以今年的学校新规也要实行减少高糖食品,也禁止学生携带电子屏幕类的产品进入学校。

在课程方面中也有新变化,《意见》中提到,将深化学校体育、健康教育教学改革,全国中小学普遍开设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特点,分阶段确定健康教育内容并纳入评价范围,做到教学计划、教学材料、课时、师资“四到位”,逐步覆盖所有学生。

同时也要把学校体育工作和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纳入对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考核评价体系,与学校负责人奖惩挂钩。需要注意的是,如今也要把学生健康知识、急救知识,特别是心肺复苏纳入考试内容,把健康知识、急救知识的掌握程度和体质健康测试情况作为学校学生评优评先、毕业考核和升学的重要指标,将高中体育科目纳入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或高考综合评价体系。

家长要如何应对?

其次,家庭层面是,中小学生非学习目的使用电子屏幕产品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要确保孩子每天在校外接触自然光的时间达到1小时以上。如今孩子都爱盯着电子屏幕,但是盯久了屏幕孩子容易出现近视的问题,家长到底应该如何应对呢?

首先,要和孩子提前达成协议,比如做完作业或者做完家务,才能玩一次手机。而且孩子想玩手机,要自己找密码,密码会每天更新。维持1-2周,爸妈再视情况作调整。

其次,要为孩子选择合适的场所使用电子产品。吃饭时、睡觉前,不要让孩子玩手机,此外,在等车时、旅途中,尽量不要让孩子玩手机,以免让孩子养成在等待时玩手机的习惯。日常也不要把手机当成安抚孩子的工具,建议饭后、休息时给孩子玩一会。

再来就是,家长也要以身作则,正确引导孩子不玩手机。家长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就要多陪孩子玩游戏、读书,总之比玩手机有益的事情有很多,就看家长是否用心。如果真的想做到对孩子负责,建议在陪孩子的时候关掉手机吧。

当然,也会有特殊情况,如果家长确实有些事情需要通过手机处理,也尽量不要当着孩子的面,或者真诚的告诉孩子你是在处理工作。工作处理完立马放下手机。

教育部将心肺复苏纳入教育内容

心肺复苏的重要意义

■“目击者”现场

急救至关重要

发生心跳呼吸骤停,脑细胞在常温下对缺氧的耐受极限通常为4分钟,超过10分钟,脑细胞就会发生 “不可逆性坏死”即“无法恢复”。即使在健全的急救网络社区内,急救人员也很难确保每次在获得报告后4分钟之内到达现场。医生到达前,“目击者”能否正确施救至关重要。

■心跳骤停

可发生在任何场所

据报道,美国每年平均有90万人死于心脏急症,其中2/3以上病人因发病急以致来不及抢救而死于医院外(家中、途中、工作场所、公共场所等)。 20世纪末,美国开展普及复苏培训,已达7000万人次,用于现场急救。如今,每天约有100万人幸免于死亡。

医学发达国家,每3至5人中就有1人熟悉复苏知识和技能,在荷兰,10岁儿童就开始接受急救知识教育,在瑞士,法律规定每个公民都要接受复苏知识培训。

专家称,20世纪90年代,北京猝死病人中,88%发生在家中,多为中老年人,尤其是60岁以上者居多。

■现场急救复苏

国外资料显示,现场有效急救可以使患者的复苏率显著提升,归纳起来看,现场急救 心肺复苏大致可分为十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一旦发现身边有心脏骤停、呼吸停止的患者,紧急呼叫120或999;同时观察患者有无意识,可以轻拍患者肩部,边拍边呼唤患者,高声问:“喂,你怎么啦- ”如认识,可以直接呼唤患者的名字。

第二步:确定患者没有意识,要紧急进行急救复苏,应立即呼叫周围的人前来协助抢救,周围人的配合和帮助非常重要。

第三步:将患者摆到复苏体位,即马上让患者就地躺平,保持气道畅通,将患者的头部偏向一侧。

第四步:解开患者衣带、腰带,有益于放松,且便于急救人员到来之后实施急救措施。

第五步:清除口鼻中堵塞物,一手扶住患者的下颌,一手抠除;用手抠除异物时,注意手不要被患者咬到。

第六步:抬起患者下颌,保持气道畅通。

第七步:观察患者是否有呼吸,呼吸可以通过看胸腹部是否有规律起伏比较好观察。

第八步:捏住患者鼻子,进行人工呼吸。

第九步:触摸颈动脉,观察患者是否有心跳。通常应该触摸颈动脉,找准颈动脉的位置,食指及中指指尖触及气管正中部位,向旁滑移2至3厘米,胸锁乳突肌内侧。发现患者没有脉搏和呼吸,要做两件重要的事——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同时进行胸部按压。

第十步:进行胸部按压要注意定位准确,用力适度。左手的掌根放在胸骨中下1/3处,右手掌根重叠放于左手手背上,手指跷起脱离胸壁,双肘关节伸直,双肩在患者胸骨上方正中,肩手保持垂直用力向下按压 (要注意,部位不对,或手的按压角度不对,或是用力过大,都会导致骨折)。按压的深度是4至5厘米,按压的频率为每分钟100-120次,按压与放松时间胸部按压和人工呼吸同时进行,比例为30:2。

以上是【教育部将心肺复苏纳入教育内容】的详细全文内容,对于教育部将心肺复苏纳入教育内容你有什么看法呢?

展开全部内容

郑重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仅为生活热点内容更加丰富,非鸭寮街观点。如信息标记有误,欢迎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合作。

相关生活热点推荐

教育部将心肺复苏纳入教育内容,部将,教育,复苏

针对幼儿教育的创业项目
农村致富

针对幼儿教育的创业项目

阅读(160) bianji2

教育是向阳行业,年夜人对小孩的教育越来越正视,也就越有创业前景。下面一路来看看0-6岁的幼儿有六年夜需求:1.亲子互动。因为贫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