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巨大水母群覆盖海面:船只寸步难行】于2020年08月19日,据鸭寮街了解到,生活在海里的水母虽然非常漂亮,但是有的水母是有毒性的,我们最好不要轻易触碰水母,乌克兰的亚速海是水母非常多的一个海域,但是今年在这片海域的水母尤其地多,连船只都寸步难行,那么接下来就和鸭寮街小编一起来看看乌克兰巨大水母群覆盖海面是什么样子的吧!
乌克兰巨大水母群覆盖海面
8月19日,据媒体报道,一群年轻人在乌克兰东南部划船时遇到大量水母漂浮在海面上,船只被水母群包围导致寸步难行。
报道称,在乌克兰东南部扎波里齐亚,一群年轻人在亚速海划船时,遇到大量水母漂浮在海面上。虽然该地是水母栖息地,但今年水母的数量比往常多很多。
视频中可以看出,水母个头和餐盘差不多大小,密密麻麻一大片,由于船只周围被水母群包围,划船的人必须拿船桨拨开水母才能行进。
据了解,水母是水生环境中重要的浮游生物,是一种非常漂亮的水生动物。它的身体外形就像一把透明伞,伞状体的直径有大有小,大水母的伞状体直径可达2米。伞状体边缘长有一些须状的触手,有的触手可长达20-30米。
无论是热带的水域、温带的水域、浅水区、约百米深的海洋,甚至是淡水区都有水母的影踪。水母早在六亿五千万年前就存在了,它们的出现甚至比恐龙还早。全世界的水域中有超过250余种的水母,它们分布于全球各地的水域里。
据相关报道显示,由于近年来全球变暖导致水母泛滥成灾。海洋气温上升1℃-2℃,对于水母没有丝毫伤害,但是对水母的天敌海龟的生存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此外,过度捕捞和含毒性药物的过量排放,也是造成水母泛滥成灾的主要原因。长期以来,人类过度捕捞海洋鱼类,严重破坏了海洋生态平衡,也使得水母等水生软体动物和有害藻类植物大量繁殖。
水母的十大特点和特征
1、水母是无脊椎动物,这意味着它们是没有骨骼的动物。水母不是鱼,大约有70种水母能伤害人,科学家们认为,可能有多达30万种水母尚未被发现。
2、全球每年约有1.5亿人接触到水母,佛罗里达每年约有20万人被蛰,切萨皮克湾周围每年有50万人被刺伤。水母已经在世界的水域生活超过6.5亿年,早在恐龙,这使它们成为最古老的多器官动物。
3、水母由95%以上的水组成,如果它们从水中被移走,那么就会立即死亡。即使是死了的水母也能咬人,它们的刺痛通常是温和的,但会造成发痒的红色皮疹。
4、水母每年比鲨鱼杀死的人还有多,不同的水母以不同的方式生孩子,一些水母从嘴里射出卵子,以便在身体外受精;另一些水母则把卵子放在嘴里,直到它发育到足以独立生存为止。
5、世界上有400多个海洋死区,水母是极少数能够适应海洋死区的生物之一。许多科学家认为,环境压力因素-包括气候变化、污染、鱼类过度捕捞和水坝,导致了水母的扩散。
6、水母呆在靠近阳光的水面上,往往是无色的,游得更深的水母通常是红色、紫色、绿色、黄色的。水母没有大脑、心脏、耳朵、头、脚、腿或骨头,它们的皮肤太薄了,不过可以通过它呼吸。
7、水母很快消化食物,如果它们身体内携带大量的食物,就很难在水中浮游。每个水母触须都有数以千计的细胞,水母的寿命从几个小时到几个月不等,水母既能无性繁殖,也能有性繁殖。
8、在世界上的几个地方,水母被认为是一种美味。例如,在马来西亚,每年大约有几百吨水母以每磅15美元的价格被吃掉,这使它成为一项价值数百万美元的生意。
9、海洋中最致命、最毒的海洋生物是箱形水母,也被称为“海洋毒刺”和“海黄蜂”,详情请看箱水母杀人于无形。在澳大利亚,平均每年有一人被一箱形水母杀死。在世界其他地方,如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泰国,箱形水母每年可能杀死多达100人。
10、世界上的每一个海洋都有水母,它们甚至出现在一些淡水湖和池塘中。许多神经外科医生说,常用的止痛药,如醋、尿或者柔软剂都无助于刺痛。相反,最好的做法是用盐水冲洗。盐水会使刺痛细胞失去活力,而淡水或自来水则会使它们重新激活。
水母可以触摸吗
不可以。水母触手有毒。
世界已知的水母品种约有250余种,分布在全球各地的海洋中,水母早在六亿五千万年前就存在,水母的出现甚至比恐龙还早,无论是热带水域海洋﹑温带水域海洋,百米深的海洋还是海洋浅水区都有水母的身影。
水母是一种非常漂亮但同时有可能会带有剧毒的海洋生物,水母也分为很多种类。
1、立方水母目:整个伞部呈立方形,伞缘也呈四边形,在间辐区由伞缘伸出一条或多条触手,触手在基部形成足叶,具有8个触手囊,主要分布在热带及亚热带浅海,少数在开阔的海洋中营漂浮生活。
2、冠水母目:呈圆屋顶形、锥形、或扁平形,但外伞中部有一紧缩沟,将伞分成上、下两部分,主要分布于深海。
3、十字水母目:十字水母目是营固着生活的钵水母类,身体由水螅型及水母型联合形成,形如倒置的喇叭,常分布与较冷的海水中。
以上是【乌克兰巨大水母群覆盖海面:船只寸步难行】的详细全文内容,对于乌克兰巨大水母群覆盖海面:船只寸步难行你有什么看法呢?
郑重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仅为生活热点内容更加丰富,非鸭寮街观点。如信息标记有误,欢迎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