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脱贫奔康产业园,通过资金入园、土地入园、务工入园方式建立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培育特色支柱产业,坚持“一村一品”错位发展模式,形成产、供、销“一条龙”发展格局;探索村级党组织领办乡村民宿,使水果、蔬菜、腊肉等农副产品产销两旺,激活了群众发展产业的内生动力……
“沙溪能有今天,多亏这些‘党员乡贤’在带领致富上发挥了关键的‘头雁’作用。”暮春时节,走进四川阆中市沙溪街道瓦口隘村、大河梁村、金河社区,处处听到干部群众类似的赞叹。
回引乡贤,注入乡村“活水源”
乡贤是中国各地本乡本土有德行、有才能、有声望而被本地民众尊重的贤人。古代乡贤大则以文化人、造福一方,小则修桥补路、扶贫济困,新时代的乡贤应该是什么形象呢?
“这些年我们坚持党建引领乡村发展,将人才振兴与产业振兴相结合,重点从优秀年轻党员中吸纳了一批本土能人回乡创业。”沙溪街道党工委书记侯强深有感触地说,“正是这些德才兼备的‘红色乡贤’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才有了今天乡村发展的生动格局。”
沙溪街道地处阆中市北郊,辖8个行政村、2个农村社区,有农业人口1.32万人。近年来,沙溪以国家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和脱贫攻坚为契机,使基础设施、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但支柱产业较弱、农民增收难的问题依然突出。
“农村发展慢说到底是缺人才,尤其缺少有见识、懂技术、会经营特别是能够自主创业带富一方的能人!”沙溪前些年也引入过一些产业大户,但效果并不理想:有的专为政府补贴而来,只想捞一把就走;有的美其名曰发展现代农业,却动起了改变土地用途的歪脑筋;有的签下长期流转土地协议,三两年不见效益就溜之大吉,还拖欠农户的土地流转租金……
“最好吸引一批对家乡父老有深厚感情的本土能人回乡创业,带领群众脱贫奔康。”吃一堑长一智,沙溪党政定下了基调:重点从优秀年轻党员中回引带动能力强、群众口碑好、一门心思搞实体的本土能人。
真情呵护,方能留得“凤凰栖”
收入稳定的国企主管郑胜回来了,年薪20多万的民企老板付波回来了,90后创业者郑月佳也回来了……“我们不仅要让本土人才引得回、用得上,更要让他们干得好、留得住,这样才能吸引更多人才回归 ‘扎根’。”沙溪街道在全力回引的同时,始终坚持用心用情、精准服务,为返乡能人搭建良好创业平台。
“没有家乡干部的热心扶持,就没有我的今天。”这是“阆味香调味品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郑月佳的肺腑之言。大学毕业后,郑月佳选择回乡自主创业,传承和发展家族传统手艺——手工豆瓣。为了支持郑月佳创业,沙溪街道积极为其开展协调土地流转、建房审批、企业融资等一站式服务,并安排外出考察、学习交流以提升能力,短短几年就将单一的豆瓣增加到酸菜、豇豆、泡萝卜等10多个品种,销售范围也从阆中拓展到整个川东北地区。
“农村资源禀赋、种植传统千差万别,到底发展什么产业才好呢?”回乡伊始举棋不定的郑胜向沙溪街办求援----“既要满足市场需求,又不能盲目跟风,最好依托本地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优质特色水果。”得到点拨的郑胜多方考察后创建“碧胜农场”,确立了种植草莓、提子、火龙果三个主导产业品牌。扶上马还要再送一程,沙溪街道定期安排他到农业院校培训“充电”,并邀请专家现场实地指导,助力郑胜一步步成为远近闻名的“水果大王”。
2019年7月,大河梁村付波回乡当起了“无薪村干部”。刚过不惑之年的付波在沿海地区打拚多年,创立的“昆山顺满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每年税收逾百万元,春风得意的他回来干嘛?原来,付波每次回家都听到返乡人士对家乡创业氛围称赞有加,得知市委市府大力倡导阆中籍在外优秀农民工企业家遴选进入村居“两委”任职后,做事果敢的他把心动变成了行动。
正是缘于当地党委政府鼎力扶持、真心服务,在外创业打拼的沙溪人看在眼里、喜在心头,纷纷和付波一样踏上返乡创业之路……
致富带富,只为报得“桑梓情”
“一人富不是富,大家富才是富!”这是沙溪“红色乡贤”们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现实中他们又干得咋样呢?
青年创业者郑月佳在瓦口隘村流转土地200亩,采取“公司+基地+农户+贫困户”模式,通过资金入园、土地入园、务工入园方式建立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使38家贫困户每年不出家门就户均增收1500元以上。目前,郑月佳已在二龙、飞凤、千佛等乡镇的40多个省定贫困村建立产业园发展订单,带动培训农村劳动力5000余人。
付波根据大河梁村城乡结合部的区位优势,提出了重点发展乡村民宿产业的建议,同时坚持“规划先行、特色各异、创新业态”,帮助村民规划设计了35家乡村民宿,有效防止了民宿建设盲目跟风。“民宿产业兴起后,过去滞销的水果、蔬菜、腊肉成了‘抢手货’,大伙儿都说付波早回来几年就好了。”大河梁村支书张启志赞不绝口。
“水果大王”郑胜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免费为乡邻提供技术指导,并负责联系销售渠道,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服务。近年来,沙溪坚持错位发展,以洞子口、青包山为“乡村水果示范片”,成片发展柑橘蜜柚产业2500亩;以五丰、嘉陵为“乡村蔬菜产业带”,规模种植蔬菜2000亩……“多亏郑胜等乡贤带头示范、精心规划,以特色产业为支撑的乡村振兴模式才能顺利实施,老百姓也有了持久增收的路子。”沙溪街道办事处主任何英欣慰地说。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郑胜、付波等人带动下,沙溪成功人士通过各种方式回馈家乡:四川蜀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共产党员刘晓忠捐赠资金800余万元,阆中:“红色乡贤”助力脱贫奔康 激活了群众发展产业的内生动力,帮助20多个村社困难群众改造危房和资助30多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瓦口隘村的陈洪平等人资助家乡新建公路20余公里,实现户户通水泥路,摘下了省定贫困村的“帽子”;大河梁村汤代坤、张建,金河社区蔡永仁等人撬动社会民间资本在农村综合体、乡村民宿、户外游乐等项目上投资2.3亿元……
随着“党组织+乡贤+……”模式不断深入完善,阆中市吸引外出人士返乡力度也不断加大。据悉,在此次全省村级建制调整改革中,阆中将有更多返乡人才进入村社“两委”后备干部行列。“我们下一步要切实抓好农民工党建工作,回引更多优秀农民工返乡创业,为乡村振兴集聚活水源泉。”阆中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周毅表示。
郑重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仅为生活热点内容更加丰富,非鸭寮街观点。如信息标记有误,欢迎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