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17日就草地贪夜蛾防控工作举行新闻发布会。大家最关心的就是目前草地贪夜蛾造成的危害损失有多大以及防控效果如何问题。其中在记者提问环节中,经济日报记者也提出此问。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回答如下:
草地贪夜蛾是一个外来入侵的害虫。在去年8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向我国通报草地贪夜蛾在也门、印度等亚洲国家发生后,我部密切关注这个虫子的发生发展态势。去年12月,就通知云南、广西等边境省份提前监测布控。今年1月,在云南省普洱市的江城县,首次监测到了该虫入侵,立即在全国范围内布置监测防控工作,在思想上做到早监测、早预警、早防控,在措施上,集中连片区实施统防统治、联防联控,分散零星区采取带药侦察、点杀点治,为我们打赢草地贪夜蛾防控攻坚战赢得了主动。
草地贪夜蛾防控效果怎么样、损失程度有多少。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一方面,发生区域主要在西南。全国草地贪夜蛾的见虫面积1500多万亩,其中云南930万亩、占全国见虫面积的60%,广西是200万亩左右、占12%,四川110多万亩、占7%,西南这三省的见虫面积占全国近八成。
2、另一方面,防控效果显著,危害总体可控。多数地方防控及时,见虫未成灾,对秋粮影响有限,全国见虫面积1500多万亩,实际发生危害面积246万亩。受境外虫源持续迁入和本地多代繁殖叠加影响,西南危害较重,产量损失基本控制在5%以内,这是我们的防控目标。但是我国西南区域玉米面积有6000多万亩,个别地方个别地块由于监测防控不到位可能损失较大。湖南、湖北、安徽、江苏这些属于迁飞过渡区,产量损失基本控制在3%以内,黄淮海、西北等玉米主产区是点状见虫,基本没有造成损失。
郑重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仅为生活热点内容更加丰富,非鸭寮街观点。如信息标记有误,欢迎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