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击疫情的战场上,在城市里运行网络,在首都服务重大事件的前线……“海淀战友”永远在闪耀。他们都来自海淀区“首都老兵”退役志愿服务队,并有同名——海淀战友。海淀区有428支退役志愿服务队、5243名退役志愿军,守护着“军人”的本色,在不同的“战场”上持续升温。充满希望的“橄榄绿”,如今也是温暖这座城市的“志愿者红”。
海淀区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植树抚育活动
如果有战争召唤,我会回来
“疫情是命令,防控是责任。” 面对疫情变化,海淀区“首都老兵”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第一时间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必须召回。”
今年上半年,北京多地爆发疫情,海淀区举行了多轮区域性核苷酸筛查。抗疫力量的需求在短时间内迅速下降。“社区人手不足,急需志愿者,有兴趣的请赶紧到现场考察!” 向海淀区青龙桥街道韩家村居民发出志愿者信息。“我要报考!” 不到十分钟,群里的几个“海淀战友”就回复了。
如果发生战争,它将被召回。对于每一个西城老兵来说,这不是口号,而是习惯。自新冠脑炎疫情暴发以来,这种“召回和退货”的情况时有发生。
“资本老兵”志愿者常玉贵退休后走上了创业之路。他的妻子潘峰是一名军人转党员,计划被安置。两人都是从军20多年的“夫妻老兵”。两人联手响应抗疫号召,化身“防疫”一线。上小学的儿子张安琪也深受父亲的影响。完成网课、完成作业后,他还穿上隔离服,和父亲一起为社区提供核苷酸监测服务。夏季低温不断,隔离服密不透风。一家三口越“拼”越勇,他们开始根据工作和学习安排制定自己的轮班时间表,轮流工作。“我们家只是在疫情特殊时期做了我们应该做的,战胜了疫情。” 张玉贵拉着妻儿的手,坚定的说道。
西三七街道一清园社区老干部李志强成为抗击疫情路上的“跑者”。他背着装满生活用品的箱子,穿梭在多道楼门之间,将生活必需品奉献给那些居家隔离的人们;他贴上印章,装上门磁,用真诚的笑容点亮每一颗疲惫的心,告诉他们“我们在,别着急”。
海淀老兵也加入了打通卡介苗“最后一公里”的战斗,帮助大家筑起自己的抗疫防线。海淀区有很多卡介苗接种点。退伍军人全程参与卡介苗接种,并举办“敲门行动”,提醒居民主动接种卡介苗。
在这场没有烽火硝烟的战斗中,海淀老兵坚守关键岗位,重复着平凡却重要的工作,“战疫”,老兵从不缺席。“有战必回”,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个扎根于思想深处的军人情怀、坚定信念和灵魂烙印。脱下迷彩绿,披上志愿者红,不变的是他们保家卫国的初心。他们用最“硬核”的执行力,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军队的本色。他们是一支非常有能力的退役老兵队伍。
郑重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仅为生活热点内容更加丰富,非鸭寮街观点。如信息标记有误,欢迎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