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礼:中国有能力实现“动态清零”
“反过来看,如果中国不实行‘动态清零’方针,会出现什么结果?”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张伯礼24日在上海指出,按照中国的人口密度、人口结构,一旦放松疫情管控,会面临病毒广泛传播、重症和死亡数量巨大的后果。
当天,张伯礼在上海接受媒体集体采访。他表示,“动态清零”和“绝对清零”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动态清零”是采取积极的措施,发现一起、扑灭一起,“不是说绝对不让疫情发生,核心内涵是快速发现疫情,快速采取措施来阻断疫情的持续性社区传播。”
张伯礼指出,真正实现“动态清零”是要有条件、有基础的,要有统一的领导、统一的意志和广大民众积极的配合,也要有坚强的基层队伍来落实各项防控举措,更要有充足的生活及抗疫物资保障。
当前在上海,全国几万名医务人员、各方面的专家前来支援,建立了100多个方舱医院。张伯礼也表示,上海此次疫情,正是因为有那么多的队伍前来支援,才避免了医疗资源被挤兑。
他反问说,如果完全放开了,重症患者大量出现,又该需要多少医疗资源才能应对?如果真到那个时候,经济发展、社会交流该如何进行也是难以想象,每个人都在担心自己是否会被感染,生活又如何才能安心?
“所以,我们要坚定走自己的路,走‘动态清零’的路。”张伯礼表示,武汉之后国内出现的几十起本土聚集性疫情处置实践证明,中国有能力实现“动态清零”,形成一系列经验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以较小代价取得了较好效果,保障了民众健康和社会经济稳步增长。
张伯礼谈上海疫情老年感染者中医药救治:
先症而治,截断病势
张伯礼近期就中医药相关话题在上海接受集体采访。他表示,要“先症而治,并注重调节机体整体状态,避免老年患者进展为重症,截断病势,减少死亡”。
谈及本轮上海新冠肺炎疫情老年感染者的中医药救治,张伯礼介绍说,确诊病例中60岁以上老年人的比例占到三成;大部分老年人患有基础疾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中风、痴呆、肿瘤、尿毒症等。“这些因素与新冠肺炎加在一起,会导致病情严重,而且病情进展快,容易转成重症、危重症,需要我们格外关注。”
他还表示,为提高上海市老年新冠感染救治成效,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发病表现,结合老年发病特点及以往救治经验,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基础上,对老年感染者的治疗以加快核酸转阴、减少病情加重、减少病亡率为目标,结合三因制宜,辨证施治为原则,在国家专家组指导下,形成《上海市老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中医药救治工作专家共识》。
第一个原则是“新老疾病兼顾”,治疗新冠肺炎,更重视基础疾病治疗,尤其重视基础疾病的变化。“从治疗经验上看,单纯治疗新冠并不困难,但夹杂着不稳定的基础疾病治疗起来比较棘手。”
第二个原则是“扶正祛邪”。老年人往往正气不足,脏腑虚损、气血不畅、痰浊瘀滞等基础病证较多,感染新冠病毒后容易迅速加重,需要重点救治。在治疗时,要注重扶正,保护正气,采用比如益气活血、益气养阴等方法。在袪邪上,注重“清”和“通”,可采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方药。
第三个原则是治疗关口前移,先症而治,截断病势。患者从无症状到有症状是一个过程,需要提早干预。关键在于抓住当时可能影响健康导致疾病恶化的症状,先症而治,阻断病势发展。
“总体来看,就是要分辨高危人群,重视基础疾病变化,多学科联合,早期干预、辨证论治、一人一策,抓住主要症状和核心病机确定好中西医结合临床救治方案策略。”张伯礼指出,在用药时机上体现“早、快”,在治疗策略上体现“清”“通”等关键要素,有时可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张伯礼呼吁对新冠患者不要歧视
4月24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张伯礼在上海就新冠疫情接受采访时强调,社会上不应歧视新冠肺炎患者,对他们应该要有更多的关爱,为他们康复提供更好的环境氛围。治愈者自身也要进行积极的心态、精神状态调整,主动参与康复。
张伯礼:中国如果不实行动态清零会面临重症和死亡数量巨大的后果。按照中国这个人口的密度,按照我们人口的这个结构,如果有几亿人在感染,几十万几百万人死亡,我们能不能承受。上海这次疫情现在有几十万的感染者,确诊的病人几万人我们来了那么多队伍支援,才避免了医疗资源的被挤兑。如果完全躺平放开以后,几十万几百万人的重症患者,死亡的患者,你想那个重症有多少,医疗资源能够承受吗?如果真到那时候我们想发展经济,我们想搞这个社会的交流,会是什么样的,每个人提心吊胆每个人都忧心忡忡,会不会被感染上,所以我觉得我们自己的路自己走,走对了我们也有这方面的经验了。几十起的,从武汉以后用几十起疫情了,一波一波我们都能把它封控,才造成了我们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是能够安心的去生活,我们的经济社会也在稳步的增长。
郑重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仅为生活热点内容更加丰富,非鸭寮街观点。如信息标记有误,欢迎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