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之役的间接作战,《明通鉴》卷十二:己酉,燕师掠顺德。下面农商科技小编带你了解一下关于靖难之役的间接作战的那些事。
靖难之役的间接作战
夹河、藳城之战再次使南军损失惨重,正面战场战事稍缓和。
南军改为通过谈判、反间、袭击后方等方式间接作战。
击败平安后,燕军南下,先后经过顺德、广平、大名,并驻扎于大名。
诸郡县望风而降。
《明通鉴》卷十二:己酉,燕师掠顺德。
辛亥,掠广平。
癸丑,次大名。
诸郡县皆望风降燕。
朱棣听说齐泰和黄子澄被贬,上书和谈,表示“奸臣窜逐而其计实行,不敢撤兵”。
《明通鉴》卷十二:王闻罢齐、黄以为缓兵之计,复上书曰:“比闻奸臣窜逐,臣亦将休兵就藩。
而吴杰、平安、盛庸之众,犹聚境上,是奸臣虽出而其计实行,臣不敢奉诏。
”
朱允炆得书,与方孝孺讨论,方孝孺表示可以借此机会遣使回报,拖延时间,并懈怠其军心;同时令辽东等军队攻其后方,以备夹攻。
于是(四月)建文帝令大理寺少卿薛嵓去见朱棣,传诏并秘密在军中散布相关消息。
《明太宗实录》卷八:书至,建文君以示方孝孺。
孝孺观毕,曰:“我方将怠之,此奏之来正宜。
今各处兵已多集,独云南兵来至,燕军久驻大名,暑雨为沴,不战将自困。
今调辽东兵攻永平,德州扰北平,根本受敌,彼必归援,我大军蹑其后,有必擒之势矣。
今辜遣人报之,往复一二月,吾师必集矣。
”建文君善其策,遂命孝孺草诏,宣言欲罢兵。
……遂令大理少卿薛嵓赍至军中密散之,以懈我将士心。
薛嵓见朱棣,说“朝廷言殿下旦释甲,暮即旋师。
”朱棣表示这连三尺小儿也骗不过。
薛嵓无言以对。
《明通鉴》卷十二:嵓至见燕王,王问:“上意云何?”嵓曰:“朝廷言殿下旦释甲,暮即旋师。
”王曰:“此不可绐三尺儿”。
嵓惶惧不能对。
五月初一,盛庸、吴杰、平安等分兵骚扰燕军饷道。
《明太宗实录》卷八:五月己丑朔,吴杰、平安、盛庸俱发兵扰我饷道。
朱棣遣使者进京表示盛庸等不肯罢兵,必有主使。
建文帝听从方孝孺的意见,将其下狱(一说诛杀),和谈破裂。
朱棣见和谈破裂,决定袭击南军饷道,以使德州南军陷入困境,遂令都指挥李远率兵六千,换穿南军甲胄,从济宁南下;六月十五日,燕军瞒过南军到达沛县,成功焚烧大量南军粮船,河中鱼鳖尽死。
南军损失粮食数百万石,京师大震,德州陷入窘境。
《明太宗实录》卷八:辛酉,获其谍者,言武胜等已下狱。
上谓诸将曰:“我驻军于此三月,以俟息兵之命。
武胜既执,则其志不可转矣,我岂能块然坐此,为人所擒哉?彼军萃德州,资粮皆通徐、沛来,但调轻骑数千邀而毁之,德州无所仰给,必困,纵欲求战,我严师待之,以逸击劳,以饱击饿,有必胜之道,胜之而后求息兵,或冀能从。
”
诸将皆曰:“善。
”遂遣李远等率骑兵六千扰其饷道,上令远军皆易彼甲胄,使遥见不疑,又恐临战相杂难辨,令各插柳枝一握于背为识。
……壬申,李远等如上旨,至济甯谷亭沙河,沛县敌望之,皆不觉。
我军焚其粮舟数百艘,粮数百万石,军资器械不可胜计,河水尽热,鱼鳖皆浮死,其运粮军士尽散走。
京师大震,而德州兵气稍索矣。
七月,燕军进攻彰德,林县投降。
七月初十,平安自真定趁虚攻北平,扰其耕牧。
朱高炽固守。
朱棣分兵回援;九月十八日,平安与战不利,退回真定。
由于河北战事不利,方孝孺想出了反间计,利用朱高炽(长子)和朱高煦(次子)的矛盾,先写一封信给守北平的高炽,令其归顺朝廷,许以燕王之位;然后派人告诉朱棣和高煦(随军)世子密通朝廷,以使燕军北还。
但朱高炽得到信后,根本没有拆开,将朝廷使者连人带信一起送往朱棣处。
反间计失败。
七月十五日,盛庸令大同守将房昭入紫荆关威胁保定,据易州西水寨以窥北平。
朱棣见状,只得回兵救援。
朱棣分兵守保定,并包围房昭的山寨。
十月初二,燕军与真定援兵和房昭军决战,朱棣令勇士悄悄登山,在敌后大张旗帜。
南军山寨见状大乱,与真定援兵一齐崩溃。
房昭退回大同。
十月二十四日,燕军回到北平。
之后又击败了袭永平的辽东敌军。
至此,燕军靖难已有两年多。
虽然屡战屡胜,但因兵力不足,无法巩固并扩张胜利,往往放弃新取之地;仅能据有北平、保定、永平三个郡。
以上就是靖难之役的间接作战的全文内容,更多的最新资讯尽在农商科技首页。
郑重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仅为生活热点内容更加丰富,非鸭寮街观点。如信息标记有误,欢迎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