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消息,2022年4月20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魏凤和应约同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通电话。双方讨论了落实元首共识的问题,并就海空安全、乌克兰局势等交换了看法。这也是官方披露的中美防长今年以来首次通话。
虽然乌克兰危机自今年2月以来一直占据国际头条,但拜登政府在印太地区、特别是台湾问题上的“小动作”不断。对此,美国海军学院理事长、原北约盟军最高司令官、退役四星上将斯塔里夫迪斯近期和笔者对话时表示,拜登政府的目标是“寻求鼓励欧洲增加国防开支”以承担“威慑俄罗斯”的任务,而美国乃至全世界的重心最终都要转入“印太时代”,“能源、地区活力、科技水平、人口增长都指向这个方向”。
然而,美国议员代表团访问台湾地区、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宣称“考虑访台”等“小动作”已经一再触及中国政府的底线。在本次中美防长通话中,魏凤和指出,中国必将捍卫国家利益和尊严,美国不应低估中国的决心和能力。台湾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对两国关系造成颠覆性影响。中国军队将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
在去年出版的毁誉参半的小说《2034》中,斯塔里夫迪斯构想了一个“颠覆性影响”发生、中美两国爆发军事冲突的场景。有美国读者称,这部小说本质上讲述了一个“美国的狂妄如何毁灭了美国的伟大”的故事。而斯塔里夫迪斯对笔者说,这本书就是对中美两国的“警示”,以强调当前的紧张局势很可能出现意外情况,两国必须充分增进军事互信,管控分歧。
现年67岁的斯塔里夫迪斯1976年从美国海军学院毕业后即开始海上生涯。美军入侵伊拉克期间,他指挥“企业号”航母战斗群在波斯湾参与军事行动。此后,他曾担任美军南方司令部海军司令官、北约盟军最高司令官等职,并在北约任期内和中国等国军方合作,在亚丁湾开展定期护航行动。作为前海军作战部长、参联会战略负责人的他也是美军多项长期发展战略的主要制订者。以四星上将退役后,斯塔里夫迪斯活跃于美国战略学界,担任过塔夫茨大学弗莱彻法律与外交学院院长等职。
在今年首次防长通话中,魏凤和强调,两军要增进军事互信,加强对话交流,管控风险危机,开展务实合作,确保两军关系正常稳定发展。拜登的国防部长奥斯汀也表示,将本着坦诚开放的态度加强对华军事领域交往合作,以负责任方式管控竞争、管控风险,妥善处理两军关系面临的难题。对此,斯塔里夫迪斯也在近期对笔者讲述了一些具体建议。
中美可以签署协议,避免“海上意外事件”
问:拜登就职以来,中美之间的沟通比特朗普时代更多了。你认为两军之间出现误判的可能性会因沟通的增加而降低吗?从美国的角度看,拜登增加与北京的接触是否被视为美国外交政策的一个好选择?
斯塔夫里迪斯:首先,我认为中美两国之间的接触越多越好。我也认为,到目前为止,拜登团队的工作做得很好,而且我对尼古拉斯•伯恩斯出任美国驻华大使感到鼓舞,他是我的好朋友和好同事。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印太事务协调员坎贝尔是在美国研究中国和中美关系的顶尖专家之一。因此,拜登总统有一支经验丰富、技术娴熟的团队。
但是,在当前的紧张局势下,“北部湾事件”(1964年8月,北越武装和美军在北部湾海上发生武装冲突,多数观点认为该事件系美军主动挑起,事件成为美军全面介入越南战争的导火索)这样的突发事件可能重演。我认为这种对局势的误判可能来自任何一方,也可能来自双方。误判可能导致局势升级,而升级可能导致战争,双方必须坚持不懈地努力避免这种情况。
为什么会有局势误判的可能?从美国的角度看,特朗普和拜登两届政府都对中美之间的紧张关系感到担忧,这种担忧涉及网络安全、关税贸易、中国在南海“令美方担忧”的建设、台湾问题、新冠溯源之争等方面。这些担忧并不意味着我们之间注定要打仗,但紧张关系是严重的,美国各政治派别的观点是一致的:对中国的一些行动表示“严重关切”。坦率地说,这是美国两党团结一致的少数几件事之一。
但是,我也认为,当双方都认识到合作符合他们的共同利益时,就没有不可克服的障碍。我们能够通过传统的外交渠道开展工作,包括我们在北京的大使馆和美国国务院。海军方面,打击海盗的合作尤其值得注意。
我将中美双方出现误判、导致战争的情况写入了我之前出版的小说《2034》(一本预设世界大战爆发的小说),这是作为对美国和中国的警示。在书中,我设定的是两个国家都犯错误,并被最终的战争结果所伤害。现实中我们可以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只有双方都不愿意为和平而努力的时候,战争才无法避免。
问:目前,中美在国防领域有哪些具体的可能合作领域?为了建立军事互信,两军之间有没有短期内可以启动的具体措施?
斯塔夫里迪斯:我们应该首先在国防部长间、高级指挥官间,我们的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印太司令部司令及对应的中国官员间建立“热线”。一个好主意是像冷战时期的美国和苏联一样就所谓“海上意外事件”签订书面协议,以尽量减少潜在的海上对抗。此外还应当在禁毒、打击海盗、人道主义活动、救灾和环境问题上展开合作。
我预计印度、日本、东盟和美国之间未来的军事合作将覆盖训练、演习、军备销售与合作、外交接触、人道主义应对、医疗外交等领域,我希望中国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进来。具体而言,我希望中国未来能再次参加环太平洋军演,或者参与应对人道主义合作。这样做将有助于减少中美之间的摩擦和紧张状态。
“印太北约”不可能实现
问:你2017年撰写《海权》一书时曾指出,现在还很难说世界是否进入了“太平洋时代”。你因而觉得,当时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的“重返亚太”战略有点“操之过急”,因为中东和俄罗斯仍是美国安全的主要威胁。现在俄罗斯依然是美国关注的焦点,那么现在我们真的进入“太平洋时代”或“印太时代”了吗?
斯塔夫里迪斯:我认为现在我们显然已经处于“印太时代”。我们不要聚焦于短期性的问题,能源、地区活力、科技水平、人口增长都指向“印太时代”的方向。
未来,我相信拜登政府会继续努力把美国在中东事务的参与度降到最低,并寻求鼓励欧洲增加国防开支以威慑俄罗斯,从而专注于美国在太平洋和南亚的利益。要知道,在冷战的大部分时间里,美国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其他地方,包括越南战争和中东石油危机;当然还有欧洲,在那里美国与北约其他国家一起对抗苏联和华约。但现在,美国最关注的是印太地区。
我要强调的是印度,现在美国非常关注与印度结盟。印度的人口结构,加上其与西方接近的制度,使其成为美国的“天然合作伙伴”。而且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印度会建立一支强大而有能力的海军,并巩固在印度洋沿岸及周边地区的地缘政治影响。因而,与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和美国在亚洲的其他盟友一样,美国希望与印度在多个领域开展更多合作。
当然,对于印度的海洋崛起是在2034年前实现,还是在本世纪晚些时候实现,人们是有争议的。印度必须克服教育、卫生、贫困和基础设施方面的挑战,才能实现这一目标,但我会赌他们赢。为了说明我认为印度在未来几十年将取得的重要成就,在我的小说《2034》中,我把这种影响力的出现拉到了从现在开始的10到15年后的未来。
问:特朗普的印太战略是支持印度成为印度洋的领导者,那么拜登的选择是支持印度还是让美国自己成为印度洋的主导力量?进一步说,未来,多数印太国家是更加依赖美国,形成“印太北约”,还是走向更加独立?
斯塔夫里迪斯:首先,无论是美国单一主导的“印太北约”,还是印太地区完全独立的“印太门罗主义”(指印太各国保持中立,超然于大国博弈之外)都是不太可能实现的。和欧洲不同的是,东亚和印度洋国家在文化上的差异太大,无法创造促成北约形成的条件。而主张中立、不干预的门罗主义是一个多世纪前美国外交的产物,在美洲都已不再适用。它也肯定不会成为印太地区的指导原则。
所以,我想美国并不寻求成为印度洋的“主导力量”。相反,美国寻求与印度、日本、澳大利亚和其他盟友、伙伴和朋友建立安全伙伴关系。而且我相信,中国如果明智的话,最终也会寻求建立一个盟友、伙伴和朋友的网络,并沿着马汉海权理论(“海权之父”马汉认为,一个盟友网络是海权强国的基础)的道路前进。在这个意义上,“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聪明的战略,如果中国选择走这条崛起之路,它将是有用的。
4月20日,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魏凤和应约同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通电话。中美高层军事交流恢复了,上一次对话还是15个月以前。2021年1月美国拜登政府上台执政后,到这次通话前,中美双方的军事交流就一直处于沉默状态。
时间点的选择,有什么玄机吗?根据美国国防部的说法,中美恢复高层军事交流是中美领导人通话的后续行动,落实中美领导人的共识。但我个人认为,美国国防部选择这个时间点主动邀约,多多少少和乌克兰局势的最新变化有关系。美国人有点担心,有点坐不住了。
关于会谈内容。中美媒体的报道都很简短,这通电话大概交流了三件事:乌克兰问题、台湾问题、中美在台海、南海的军事行动产生的海空安全问题。美方施压中国不能向俄罗斯提供军援。中方回击,美国不能利用乌克兰问题对中国抹黑栽赃、威胁施压。中方直接告诉美方,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并要求美方发表联合声明。但美方没有回应,美国防部长奥斯汀重申了美国坚持一个中国政策。但实际上这和我们中国的要求是有差距的。
中方在固有领土的范围内展开军事训练合理合法,反过来美国海空军在台海、南海动作频频,对我们挑衅的意味越来越浓。从美国媒体的报道来看,中美双方在电话里在台海、南海的军事行动产生的海空安全问题,中美双方争论的很激烈。两个军事大国不能长时间不沟通,这样彼此可能会产生误判。
中美防长打电话恢复交流是好事。但中美军事紧张的状态不会有大的、突然的转变。世界局势也已经出现了大的变化,我们不能指望通过和美国人讲道理,就能缓和中美军事关系。正常的国家都不喜欢战争,但正常的国家不能不准备战争。
之前有不少学者和舆论,都一口咬定,说中美不会打、不能打,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时候,美国不会真的直接参与。作为一种观点,政治上局势上这样判断是可以的,但我们不能不做最坏的准备。除了继续增加核威慑能力,积攒常规军事实力之外,我们可能还需要针对民生、安排设计特殊状态下的物资供应保障机制。
我们中国毕竟几十年没打过仗了,民间的宣传、动员能力其实是未知的。美国、欧洲供应链、能源、通胀都出了问题,美国欧洲的极端政治力量也在兴起,加上乌克兰局势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如今的这个世界并不太平。
郑重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仅为生活热点内容更加丰富,非鸭寮街观点。如信息标记有误,欢迎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