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计不少人会有疑问,现在国家不是已经有多种养老保险了吗?为什么又要推出“个人养老金制度”,这和我们之前交的养老保险有什么关系?怎么样才能获得这种养老金保障?
现在我们的养老保险有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灵活就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缴费金额从高到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由职工缴费和企业缴费组成,灵活就业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都需要自己缴费,缴费满15年并且达到退休年龄后可以领取养老金,领取金额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累积额除以计发月数)。
即将推出的个人养老金制度则由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缴费完全由个人承担,每人每年缴费上限可能为12000元,实行完全积累。也就是说,个人养老金制度是现行养老体系的补充,简单来说,我觉得这就像养老金计划,个人自己交钱,然后相关管理人对资金进行管理,用于投资理财等,缴费人退休之后可以领取养老金(将缴费总额和收益按月返还)。
如果将个人养老金制度看成是现行养老制度的一个补充,那么这一计划更像是为灵活就业或者没工作的人设计的。完全自己缴费,就像企业员工参加年金计划一样。只不过这需要做好制度建设,如果拿这些钱去做投资会不会亏?如果出现亏损,缴费人老了到底能不能领到养老金?
云山雾罩的“个人养老金制度”到底是啥?能确保收益稳定吗?
一夜之间,“个人养老金制度”登上热搜,还被媒体称之为“养老第三支柱”,是与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共同组成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三大支柱”。
用词非常高大、威猛、具有穿透力,但却仍我一帮像我这样的,对每一个中文汉字都认识,却不知道他们到底在说什么的群众感觉“云山雾罩”,如同雾里看花。
就连前人大教授、现在的数字经济智库副院长储殷都在个人社交平台上表示,“老实说,这种宣传云山雾罩的真没有几个人看得懂”,看到储殷教授都看不懂,我也就放心了,教授看不懂的东西又岂是你我这样的凡人可以看明白的?
不过,储殷教授想问的“能不能保收益”也是我想问的,不管“个人养老金制度”被说得多么高大上,就像储殷教授担忧的那样,“如果不能保收益,怎么保证这不会变成肉包子打狗?”
其实,仔细研究了一番之后,我的理解是,所谓“个人养老金制度”,就是在基础的社保之外,个人存一部分钱在个人养老金账户,这些钱可以用来投资养老金融产品,但风险还得自担。
直白点说,就是把自己的存起来,等老了取出来用,现实问题是,如今很多人基础社保都没有被覆盖到,沉重的房贷、车贷,孩子抚养支出,这些家庭开支已经难以为继,哪里来多余的每年12000元闲钱投资并没有收益保障的养老金融产品?
对于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年仅为35128元的国家,最高12000元的个人养老金意味着每年收入的三分之一,现实吗?
当然,一个“或”只是投石问路,至于是否实行还得看群众的意见。
郑重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仅为生活热点内容更加丰富,非鸭寮街观点。如信息标记有误,欢迎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