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寮街

全年昼夜温差最大的节气将到来!这是一个怎么样的季节?

露从今夜白,夜自此日凉。《2021年中国天文年历》显示,北京时间9月7日17时53分将迎来“白露”节气。历史学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员罗澍伟介绍,每年公历的9月7日、8日或9日,太阳到达黄经165度时,为“白露”节气的开始,它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三个节气。此时节,农作物即将成熟,气温逐渐下降,天气开始转凉,早晚温差增大,空气中的水蒸气凌晨时会在地面或植物的叶面凝成白色露珠,所以叫“白露”。

全年昼夜温差最大的节气将到来

“白露暖秋色,月明清漏中。”“白露”一到,标志着孟秋的结束和仲秋的开始。“寒生露凝”,给这个节气带来了诗意,也带来了灵性。而人们对“白露”的最初印象,大多来自《诗经》中那首《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从“白露”开始,衰荷半倒,篱菊自黄,鸟类率先做过冬的准备。“白露”对农作物的秋播秋种秋收有着重要的影响,夏秋作物即将成熟或者已经成熟。“因为是收获的季节,我国不少地区在这一天要把收获的粮食或果蔬拿来供奉或祭祀天地,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仓廪殷实。”罗澍伟说。

“白露”是一年中昼夜温差最大的节气。这时北半球日照变短,太阳直射点南移,地面温度下降;暖空气逐渐减弱,冷空气活动频繁,飒飒秋风,不期而至,一夜凉过一夜。

面对这样的天气变化,公众应如何养生保健?罗澍伟结合民间传统和养生专家的建议说,“白露身不露”,公众要随时注意添加衣物,以防受凉感冒。饮食上宜遵循“养气润燥”的原则,适当选用山药、银耳、百合、杏仁、雪梨、萝卜、番茄、蜂蜜等有益脾胃和滋阴生津的食物;平时多饮水,保持呼吸道与肺部的湿润度。坚持温水浴足,穴位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起居方面,早睡早起,充足睡眠,适当运动,劳逸结合,同时注意精神调摄,做到心胸开阔,情绪稳定,宁神定志,增强免疫功能。

一场秋雨一场凉,一场白露一场霜。白露作为全年昼夜温差最大的节气,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即将到来,天气渐渐转凉,除了添加衣物外,这些饮食细节也要注意。

人的身体会随着季节发生变化,天气转凉,人们应该在这个时候多吃一点温润补气的食物。鸭肉羊肉具有祛燥的作用,有些地方的人们会在这个时候熬汤去风气,滋补身体。此外,鳗鱼也可作为替代肉类。白露鳗鲡霜降蟹,白露时期的鳗鱼最为肥美,具有补虚养血的功效。

除了吃的方面,喝的方面也不能忽视。红茶普洱最为合适。天气渐冷,一些刺激性的茶容易引发肠胃问题。红茶熟普温润养胃,刺激性小,对身体有益。而且红茶味道醇香,容易下口,最好不过。

01、白露节气来临

白露是24节气中第15个节气,同时也是秋季的第3个节气,其时间为每年9月7日到9日。而在白露到来时,人们早上出门时会有置身于冰箱中的感觉。毕竟白露过后,夏季风过渡为冬季风,此时大地吸收的太阳光减弱,冷空气反而增多,气温有所下滑,暑天闷热天气告一段落。

白露节气是一年里昼夜温差最大的时刻,正所谓“过了白露,长衣长裤”,此时早上植物上的露水增多,其是因夜间散热比较快,温度加快下滑,因而有“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的节气规律。

白露时,多数地方秋作物开始成熟,如玉米、稻谷都会陆续采收,人们也会根据白露的天气情况预测秋收如何。如果白露节气这天早上有雾气,稻谷就会颗粒饱满,迎来丰收,但如果这天下雨,那收成就不会太好。

今年的白露为9月7日,这一天的典型特征是“鸿雁来、玄鸟归、群鸟养羞”,人们也会在这一节气喝白露茶,此时的茶叶有着独特的甘醇味道,深受人们喜爱;此时也是吃龙眼的好时节,晚熟龙眼个头大、果肉饱满,吃起来甘甜多汁。

江浙一带也有酿造白露米酒的习惯,过去这个季节,江浙人就会酿造美酒,用来招待贵客。因是用上高粱、糯米等酿造,有一丝甜味,称其为白露米酒。此时也是红薯的上市期,因其营养成分多,且吃起来甘甜可口,且白露时吃它不会有胃酸,因此人们都会在白露时吃红薯。

02、白露有“5怕”

白露节气后,太阳直射点南移,北方气温下降明显,天气逐步转凉,且昼夜温差比较明显。尤其是今年,因雨水偏多,气温长期偏低,如今已是秋意浓浓,大家早早就穿上了秋衣,不少地方也已提前入秋。

白露时节农作物开始收获,此时南北各地陆续进入农忙时刻。为何人们说:“白露有5怕?”到底怕什么?

1、怕没露水

从“白露”字面上就能理解,此时夜间气温低,空气中水汽凝结成液态水。如果白露节气没露水,那就意味昼夜温差不是太大,空气温度没能继续下滑所致,此时白天多阴雨天气。

通常来说,如果当天晚上云层厚,那露水就不是太多,反而雨水几率较大。而如果夜间无云,地表热量快速向外辐射,露水也会偏多,多半是晴天。白露节气时,农作物处在生长后期,唯有晴天才能保证干物质积累,颗粒饱满收成好。

2、怕大雨

民间有“白露下了雨,陈谷贵如金”,字面上理解很容易,如果白露这天雨水降落,那去年的谷物也能卖出高价,可见白露雨水增多不是好事,粮食减产现象严重。

在古人来看,如果白露有雨,且雨水偏大,那今后雨水将会接连不断。毕竟此时作物即将成熟,对水分需求偏低,接连阴雨天气会导致颗粒空瘪,减产出现。

3、怕打雷

打雷自然是伴随着下雨,而打雷的原因多是强对流天气比较盛,这一节气打雷并非好事,说明雨水仍然偏多,狂风暴雨来袭,不利于农作物生长。

4、怕刮大风

民间有“白露刮大风,有谷难成米”的说法,毕竟此时大风来袭,稻谷倒伏更为容易,且此时稻谷快要成熟,风吹后稻穗脱落,减产也会出现,如此一来农民半年的努力可就落空了。

5、怕白露水

正所谓“白露水,恶过鬼”,此时气温越来越低,且地表热量快速散去,而对河水而言,上层不太凉,但下层冰凉刺骨,此时不宜再去河里游泳。

03、白露变成“白露劫”

白露节气时,因是一年里昼夜温差最大的时候,此时鱼塘易泛底,鱼浮头泛塘。此时水温也会由高温转向低温,水质会出现明显变化,细菌、寄生虫等开始快速繁殖,而亚硝酸盐、氨氮等有害成分含量升高,淡水鱼养殖难度加大,死鱼现象较多。

“白露”节气时,水温昼夜温差10℃以上,寄生虫快速生长,水质变化较大,鱼的免疫力降低,从而爆发多种疾病,鱼农将其称为“白露瘟”。而近期,两广地区就出现多起草鱼塘、鲈鱼塘大量死鱼的情况,有鱼农抱怨一夜间损失了100多万元,辛苦大半年白努力了。

而惠州博罗一养鱼户表示,一夜2万多斤鲈鱼病死,死因是“白露”节气将至,昼夜温差大,缺氧问题严重,水质也比较差,结果损失惨重,一夜亏了30多万。广西一养鱼塘,一夜间死了20多万斤草鱼,且均是3-4斤规格的,损失金额达200万元。

想要减少损害,那就要及时增氧、改底、提高水质,当然也要减少养殖密度,及时卖一部分鱼,这样才能平安渡过“白露劫”。

展开全部内容

郑重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仅为生活热点内容更加丰富,非鸭寮街观点。如信息标记有误,欢迎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合作。

相关生活热点推荐

全年,昼夜,温差最大,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