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直升机渣土车追踪堵截象群,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具体的消息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感兴趣的话记得跟朋友一起分享。
近日,一路北上迁徙的15头亚洲象已经进入玉溪市红塔区大湾村附近,距玉溪市中心直线距离只有约15公里,正在逼近昆明城区。
- 云南直升机渣土车追踪堵截象群
这15头亚洲象原本生活在西双版纳州勐养子保护区。
2020年12月,这一象群首次造访普洱市墨江县,开始了浩浩荡荡的北迁之旅,它们已北迁400公里远。
短短40天内,这些大象肇事412起,破坏了842亩农作物,初步估算,经济损失接近680万元,幸运的是,当地政府和保险公司将赔偿村民们的损失。
这些大象如果进入昆明城区,人象冲突或将再次激化。
- 象群为何北迁
野象之所以走出自然保护区,恰恰是因为自然保护区严格的保护。
1958年,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
当时,考虑到我国野生亚洲象处于灭绝边缘,各级政府采取了抢救性保护和管理措施。
此后,云南省在亚洲象分布的热带地区共建立了11处保护区,总面积约51万公顷,形成了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主,地方级自然保护区为补充的亚洲象保护网络,为亚洲象提供了庇护所。
来自云南省林草局的统计显示,由于保护力度不断加大,森林郁闭度大幅度提高,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由1983年的88.90%增至到2016年的97.02%,导致亚洲象主要食物野芭蕉、粽叶芦等林下植物逐步演替为不可食用的木本植物。
亚洲象的可食植物日益减少,再加上,野象种群数量不断增多,而且野象食量较大,不少象群便逐步活动到保护区外取食,逼迫象群逐步活动到保护区外取食。
而在保护区外,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保护区周围的热带森林遭到大面积砍伐,种植成橡胶、茶叶、咖啡等热带经济作物,而且这个数量惊人,高速公路、水库等基础设施建设割裂了原有连片的亚洲象栖息地,导致栖息地破碎化,在多重因素下,“驱使”走出保护区的象群不得不频繁进入更远的农田地和村寨取食;吃惯了成片粮食等作物的野象,食性发生一定变化。
大象的大脑是陆生哺乳动物中最重的,大约5千克;神经元数量也相当可观,足有2000多亿,大约是人类的三倍。
一个有趣的结构是与记忆息息相关的海马体,人类分布在海马体的神经元约占0.5%,大象则有0.7%,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大象为何记忆力惊人。
大象生活在母系社会中,以一头年纪很大的母象为首,群体中其他母象则带着自己的幼崽;雄性个体在十几岁时离开象群,形成一个松散的群体,并由老公象负责管教小公象。
大象几乎可以认出群体中的所有伙伴,甚至能同时掌握30头同伴的踪迹,这无疑有利于它们的活动和迁徙。
它们记得那些与危险有关的信号,也记得远处的食物和水源,这不仅让它们活得更好,甚至在危险关头,还能救象群的命。
而当大象走出保护区觅食,人类并没有伤害他们,大象觉得更安全,胆子也变大了,它们无序游走,频繁走出保护区,进入人类农田觅食玉米、香蕉等作物,活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而且近几年愈演愈烈。
当下正是野生亚洲象食物青黄不接的时候,原居住地的生活条件不足以维持它们的生存,当环境容纳量饱和,再加上这些年频繁外出保护区,也没有受到人类的攻击。
所以野象群可能想外迁寻找新的栖息地,因此象群首领便带着群象想要迁徙到食物更为丰富的区域,但与以往不同,此次象群北上的路线,由于海拔不断上升,山林中的食物更为稀少。这或许是象群首领经验不足,出现了迷路状况。
- 象群频繁闹事
在走出保护区之外,面对人类的避让,聪明的大象更加撒欢,5月24日,大象进入了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后。
在街头自在游行,在田间大肆搜刮,甚至还进了村民家里,当大象在商铺门口路过,甚至还有一头大象用头撞击路边房屋铁门,更让人没想到的是,象群离开后,不久又折返回了村子,如此往返多次。
要知道,大象的破坏力非常强,会对人类造成极大的威胁,2013年以来,亚洲象肇事共造成60余人死亡,2011年至1018年间,野象肇事造成的财产损失超过1.7亿。
如果这些大象进入了玉溪市中心,市中心人流大,雌象有很强的护幼意识,攻击力很强。
为了防止幼象受到伤害,雌象很可能对靠得太近的人或动物发起猛烈攻击。
因此,为了防止象群进城,20辆渣土车已经全天候待命,必要时将执行拦截野象进城的任务,形成一道防线,防止野象进入市区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伤害。
而此次象群之所以一路没有对人类造成威胁,也是因为监测人员用无人机、红外相机等追踪象群最新动向、提前预警,有效减少了野象伤人事件的发生。
而在此后,云南也将将采取多种措施防止象群北迁,让它们逐步返回普洱或西双版纳原栖息地。
- 如何减少人象冲突
其实,国家也早就发现了这些年人象混居情况不断加重,因此,在2019年,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就启动了亚洲象栖息地修复项目。
通过人为干预建立亚洲象食物源基地、采取以清理外来入侵物种、恢复亚洲象在其自然生境中喜食的野芭蕉等本土野生物种,对退化的土地进行植被再造,并结合其他森林管理的方式,逐步修复森林。
从而给亚洲象及其他野生动物提供食物与足够的栖息地,减少野生亚洲象在农田的逗留时间来达到缓解人象冲突的目的。
人、象、森林,从来不是相互独立的三个元素,而是相互有着紧密联系的系统——它们在时间、空间、功能上彼此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适应、相互改变。修复森林、修复亚洲象的栖息地,受益的不仅仅是亚洲象,还有其他依赖雨林生存的动植物。
而在这个过程中,也为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选择。
- 网友评论
大象家属迁移!是不是地震或者灾难来临的预兆?似乎告诫人类提前预防!
原来的地方不适合居住了才会走。是不是环境破坏了。
郑重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仅为生活热点内容更加丰富,非鸭寮街观点。如信息标记有误,欢迎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