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河北工业大学宣布建造了一座装配式3D打印赵州桥。这座桥梁是目前世界上跨度最长、桥梁总长最长、规模最大的混凝土3D打印桥梁。这座桥的成功建成,代表着我国在智能建造关键技术上的长足发展,对我国建筑行业实现绿色化、工业化、智能化具有重要意义。
3D打印又被称三维打印或多层堆叠打印技术,它是以数字化模型为基础的一种快速成型技术。在实际的生产制造过程中,生产者利用粉末状的可黏合材料,以产品的数字化模型为蓝图,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构造出实际物体。
相比于传统的加工方式,3D打印属于增材制造,即通过不断增加材料的方式来制造产品,所以在使用3D打印进行生产的时候,生产过程不会受到产品结构的限制。与此同时,相比于传统的加工方式,3D打印还能够大幅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由于有着种种优点。所以3D打印被认为是“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重要生产工具”,会对未来的制造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最早的3D打印技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已经出现,但由于技术的不成熟,此时的3D打印成本高昂,所以并没有得到推广普及。但是经过20多年的发展,3D打印技术已更加成熟、精确,且生产成本也得到了降低。同时,智能化、电子化的设计方案也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趁着这个机会,3D打印的应用领域正在迅速扩张。
在消费电子、航空和汽车制造等行业,3D打印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和较高的效率,生产小批量的定制部件,完成复杂而精细的造型。而在医疗领域,医生可以使用3D打印制作人体器官的替换材料。
以上是【3D打印“赵州桥”意味着什么?中国智能制造走出了坚实的一步】的详细全文内容。
郑重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仅为生活热点内容更加丰富,非鸭寮街观点。如信息标记有误,欢迎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