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农业起于19世纪30年代,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急剧增加,为了缓解都市生活的压力,人们渴望到农村享受暂时的悠闲与宁静、体验乡村生活,于是生态休闲农业逐渐在意大利等地兴起,随后迅速在欧美国家发展起来,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休闲农业的规划原则吧!
科学选址原则
休闲农庄选址应选离城市、著名景区较近且公路交通非常便利之处(离城市5公里范围内最佳)。为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环境条件,休闲农庄应在具备以下五个条件的地方建址:一是丘陵多平地少的地方。在丘陵多平地少的地方,有利于巧妙地进行景观景物组合和空间布局,可以少占良田,不与国家有关土地政策相冲突,又可节省征地费用。二是无工业污染的地方。三是水源较好的地方。将休闲农庄建在水源较好的地方,不仅可以解决休闲农庄的用水问题,而且还可以使休闲农庄因为自然水源而具有更好的生态环境,使休闲农庄充满灵气。四是居民少或者无居民住的地方。五是土壤条件较好的地方。
因地制宜原则
休闲农业的规划应该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采取相适宜的措施,地块本身以及周边的地形地貌、土壤性状、气候条件、水源条件、农业耕作制度和植被情况、交通条件、能源供给条件等,有些容易改变,有些难以改变甚至不可改变,无论难易都要花费建设成本,都要增加建设投资,因地制宜的规划法则所制定的方案是建设成本较低、可操作性较强的方案。
突出特色原则
突出农耕文化特色。农耕文化内涵广博,如农耕形式、传统农用器具、农村生活习俗、农事劳动、农业节庆、农业工艺等都属于农耕文化范围。由此可见,利用农耕文化可以开发许多富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旅游产品。突出农耕文化是开发休闲农业的大前提,但对于彼此相邻的各个休闲农庄来说,仅仅突出农耕文化是不够的,还应充分突出各自的特色。还可以从细微处着手突出特色,如在一些空坪隙地可栽上一些瓜菜将泥土遮盖起来,搭一些较高大的瓜棚、葡萄棚供游客憩息或用餐品茶,栽一些果树点缀美化环境。而不必在空坪隙地建花坛、假山等费力耗资又不讨城市休闲者喜欢的景观。
优劣比较原则
“比较论证,择优布局”成为了休闲农业规划布局最重要的决策手段之一,休闲农业的优势比较大致可从区位条件、交通条件、社会经济背景、资源的禀赋状况等方面去进行。一般来说,距离大中城市尤其是大都市较近、交通便捷、区域社会经济背景好、资源丰富且具有特色的观光休闲农业旅游地或项目应优先开发、重点发展。但优势具有层次性,在本地区范围内进行比较的只是地方优势,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比较的便为国家级优势。
科学性原则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农业历史文明的传统农业大国,已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三个发展阶段,龙骨水车提水、筒车吸水、风车扬谷、石碾磨面、牛耕田、施用土杂肥、手工采摘农产品以及传统的纺纱车、织布机等,这些与现代高科技形成鲜明反差的传统农业景观,因为它们生动如实反映了农业科技发展历程轨迹而同样受到现代旅游者的青睐。因此,休闲农业所展示内容的科学性特点,决定了规划设计工作一定要让休闲者在娱乐、休闲的同时,能自觉接受农业科学技术教育,自觉传播农业科学知识,以增强休闲农业的教育功能和高科技农业示范功能。
郑重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仅为三农行情内容更加丰富,非鸭寮街观点。如信息标记有误,欢迎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