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虽然种类繁多,但大多数品种的生理机能大体相同,其适应环境的能力和生活习性,也有着许多共同之处。为了充分发挥蜗牛最大限度的生产力,掌握其生活习性,为其创造适宜的饲养环境显得尤为重要。
喜暖忌冷热性
温度是影响其生长活动的重要因素,具有宜暖忌冷、热性的特点,这是由于遗传因素所决定的。因为蜗牛是冷血动物,即变温动物,其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温度对蜗牛的生长、繁殖显得尤为重要。白玉蜗牛生长活动的最基本的温度要求是15—39℃。最佳温度为25—35℃,温度降至8℃时,陆续进入休眠状态,0℃以下有冻死的危险,当温度升至40℃时,会导致夏眠。因此,在饲养白玉蜗牛的过程中应注意调节温度,使温度控制在25—35℃之间。
爱潮恶浸性
适宜的湿度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之一。这是因为蜗牛的日常活动全凭自身分泌含水量较多的粘液,以保持身体湿润,另一方面又因为蜗牛是依靠外套膜呼吸空气,不能完全浸在水中生活,因此蜗牛形成了爱潮恶浸的习性。掌握了蜗牛的这一特性,我们在饲养的过程中,于每天投料前喷雾状水,促使其活跃采食。蜗牛生长活动最适合的空气相对湿度为80—90%,池土湿度为30—40%,一般加水拌湿后,做到捏之成团、触之即散为度。测定湿度时,空气湿度可采用悬挂干湿度计测量,饲养土湿度可采用目测法或烘干测定法。
喜暗畏光性
强烈的光线刺激对蜗牛生长不利,白玉蜗牛主要在夜间活动,害怕白天直射的阳光,喜欢栖息在阴暗潮湿的环境。蜗牛的视力很差而且反常,在强光下看的较近,只能看到6厘米以内的物体,在微弱的光线下看的反而较远,能看到20厘米以内的物体。蜗牛对5—20勒克司的绿光、紫光、红光有趋向性,我们在饲养蜗牛的过程中,应特别注意饲养室的光线,应有较弱的散射光,光照强度不可过强,完全黑暗的环境对蜗牛的生长、繁殖也不利。饲养室可提供微弱的绿光、红光、紫光或散射光,以利于蜗牛生长繁殖。
昼伏夜行性
一般情况下,由于蜗牛害怕直射的阳光,而晚上温差小,空气湿度大,光线暗,不宜损失蜗牛体内的水分,所以一般在夜晚活动、采食。活动规律为下午6时左右开始活动,8—12时活动达到高峰,12时以后活动量逐渐减弱,直到次日早8时左右又基本完全停止活动,开始休息。因此,我们在饲养蜗牛的过程中投喂饲料的时间应掌握在下午5—6时为宜。
钻土栖息性
一般在蜗牛饲养设施的底部都要放置PH值为6.5—7.5的饲养土,这是因为蜗牛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需要钻土,一是从土壤中汲取腐殖质、有机质、钙等营养物质;二是调节湿度;三是抵御敌害;四是产卵。
除此之外,白玉蜗牛的生活习性还有:休眠性、杂食性和恋巢性等,这里就不一一说明。
郑重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仅为三农养殖内容更加丰富,非鸭寮街观点。如信息标记有误,欢迎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