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有效预防野生毒蘑菇中毒的风险的具体知识和内容如下:
目前是梅雨季节,适宜野生菌的生长。因为有些野生毒蘑菇在外观上与食用菌相似,所以很难区分。此外,我县部分乡镇居民有采摘食用野生菌的习惯,很容易误食造成。为有效防控野生毒蘑菇中毒事件的发生,保障广大群众的健康和饮食安全,公安县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公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安县卫生健康局特此提醒:
一、 充分了解野生毒蘑菇的危害。大多数野生蘑菇都含有毒素,不应食用。普通人无法辨别它是否有毒,经常因误食而中毒。毒蘑菇中的毒素很复杂,或因地区、季节、品种和生长条件而异。毒蘑菇中毒的潜伏期一般为2小时至24小时,有的仅为10分钟左右。一旦食用野生毒蘑菇,容易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烦躁、幻觉等中毒症状。
二、有效预防野生毒蘑菇中毒的风险。请不要相信民间或网络上传播的一些不科学的毒蘑菇鉴定方法,切不可采摘、食用、购买、出售野生蘑菇。
不采摘。公众不应该出于好奇或满足食欲而采摘野生蘑菇或来历不明的蘑菇。
不食用。为了避免类似的中毒事件,家庭应慎食野生蘑菇。不要在团餐、餐饮服务等中加工和食用野生蘑菇。
不购买。不要在流动摊位购买蘑菇。即使在正规市场购买蘑菇,也不能放松警惕,尤其是没吃过或不知道的野生蘑菇。不要听信片面的信念,轻易购买。
不销售。餐饮服务单位和食品经营者要落实主体责任,严控原材料进货,从正规渠道进货,做好原材料登记工作。餐饮服务单位应拒绝加工顾客自采的野生蘑菇,以防发生群体性食物中毒事故。
三、科学做好中毒治疗。一旦误食野生蘑菇后出现身体不适或中毒症状,应及时到医疗机构就医,并采用催吐、洗胃、灌肠等方法,快速排除毒素。最好带上剩余的蘑菇样品,以便识别物种并采取精确的处理措施。同时,及时向县市场监管局和县卫生健康局报告,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郑重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仅为农商知道内容更加丰富,非农商科技观点。如信息标记有误,欢迎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