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寮街

近来拜登的精力都花在挽救美国经济 经济和军事影响力

  近一个月来,美国总统拜登的精力都花在挽救被通胀所累的经济。

  美联储已开启数十年来最快的紧缩周期——当地时间6月14日,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或将宣布继续加息50个基点。

  上述趋势似乎无可避免——美国劳工统计局(BLS)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美国5月CPI(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上涨8.6%,创下40年来新高。拜登在加利福尼亚州一场竞选筹款活动上谈及此问题,他表示,美国通货膨胀水平将逐渐下降,但人们仍需与它共存一段时间。

  6月10日,拜登在加州出席活动时表示将尽其所能降低物价应对通胀

  想遏制飙升的物价,进口更多廉价商品是可行之举,尤其是进口来自中国的商品。但是否要减少乃至免除对华关税,拜登政府考虑许久却犹豫不决——来自财政部和贸易代表办公室的意见始终相左。

  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Janet Yellen)力主减免前任政府设置的对华关税,她认为这有助于抑制通胀压力;美国贸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则反对这一主张,她反复表示,抑制通货膨胀是复杂的问题,无法单靠撤销对中国的关税来解决。

  美国财长耶伦认为,中美贸易协定未能解决两大国之间的争端,征收关税伤害了美国消费者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美国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巍向《凤凰周刊》解释称,美国政府内部针对某政策存在分歧很正常,耶伦与戴琪所属官僚部门不同,考虑自然也不同。“美国财政部支持降低关税,因其主要负责监管美国国内的宏观经济,宏观经济的核心除了就业就是通货膨胀问题,而美国面临着自1982年以来最大规模的通胀,这会让财政部倍感压力。”

  拜登的难题在于,尽管两方想法殊异,却都是合理的。耶伦曾担任过美联储主席,这一职业背景也驱使其更关注宏观经济问题。继她之后,美国副财长、商务部长等高级官员也陆续表态,支持撤销关税,决策天平似正倾向耶伦一方。“经济学家的视角或将占上风”

  尽管行事素来低调,耶伦近日却做了政府官僚们鲜少为之的举动——她公开承认自己在通胀问题上出现误判。

  耶伦在参议院财政委员会听证会上称,过去她称通胀为“暂时性”时,未预料到新冠多个变种的影响,也未预计到俄乌冲突对美国食品、能源价格的影响。

  撤销关税被耶伦视为处理通胀的可行手段。自去年起,她便屡次谈及撤销对华关税这一问题。6月8日,耶伦再次表示,特朗普政府开征的301关税并非旨在为美国的战略利益服务,拜登政府正在研究“重新设置”,以使这些关税更具战略性。

  自2018年开始,美国以制裁中国侵害知识产权为名对华征收关税。在加征四轮关税后,截至2021年底,美国对华总加征关税的商品价值达3700亿美元,税率从7.5%至25%不等。

  如今通胀水平高企,也让耶伦的主张更具紧迫性,她提出尤其要取消那些“战略性不高、却伤害美国消费者和商家”的关税。尽管尚未做出明确决定,拜登已授意团队成员分析其可能性。

  美国物价大幅上涨,5月CPI创下新高

  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6月6日表示,“我们正在研究这个问题,他(拜登)将不得不做出决定”。雷蒙多补充表示,“对于家庭日用品、自行车等产品,考虑取消其关税可能是明智的”,她还透露,政府已决定保留对钢铁和铝的部分关税,以保护美国工人和钢铁产业。

  另一厢,戴琪始终强调,调整关税并非应对通胀的关键。

  6月6日出席有关印太经济框架(IPEF)的活动时,戴琪指出,通胀是可怕的,但这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复杂问题。“(美国)经济规模很大,其中有很多压力点和杠杆。在处理像通胀这样的问题时,考虑到其严肃性,我们在选择缓解和应对工具时,必须正视它不仅是一个关系到关税的问题。”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认定,中国并未完全履行两国贸易协定中的一些承诺,因此放松对华制裁缺乏依据。

  戴琪反对撤销对华关税,更具有战略性考量,毕竟中国被视为美国最大的竞争对手,撤销关税意味着主动放弃与中方谈判的一大砝码。

  美国贸易代表戴琪始终反对美国取消对华关税

  李巍指出,戴琪代表的是贸易代表办公室的意见,这个机构自特朗普时期就代表美国与中方进行贸易谈判,是一个持相对鹰派立场的机构。“在其看来,如果没有经过与中国谈判,也没让中国做出任何让步,就贸然主动对华降低关税,会导致形成并坐实一个印象——即美国当年加征关税是错的。”

  可以说,耶伦和戴琪一个是经济学家的视角,一个是政治家的视角,难免存在冲突。“但基于眼下经济形势的考虑,经济学家大概率将占上风。”李巍说。 “美国早就不打算走自由贸易的道路”

  现实来看,出于贸易保护目的而设置的关税适得其反,不仅对华影响有限,反而对美国中下层消费者构成了不利影响。

  “近些年美国加征征收关税对中国的影响比较有限,特别是对中国的对美出口影响比较有限,目前对美出口已经恢复到2018年的水平,”李巍分析称,“尤其因为疫情的原因,全世界供应链中断反而凸显出对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依赖,加征关税没能达到所谓的‘惩罚’中国的效果。”

  数据证明,美国制造业的就业人数不断下降,而中美两国间来往数年的贸易之争,最终结果是让一些旁观者国家“坐享其成”,实现了出口增长。出于反击,中国也对美国商品征收关税,同样抵消了对华关税能给美国本土企业创造的优势。

  英国《金融时报》总结称,关税不是提振美国制造业的有效政策,相反提高了所有人支付的价格,引发的报复性措施对美国中西部打击尤其严重。总体而言,美国经济的处境变差了。

  削减对华关税有戏还有另一重推测依据。李巍指出,“从美国政治体系来看,耶伦的地位要高于戴琪,她是老牌的技术官僚,资历很深,履历比戴琪更丰富,在政坛的影响力也高于后者。加之中期选举在即,未来大概率财政部一方会占上风”。

  耶伦本人似乎无心于为政治目的服务,她在华府相当低调,以至于被认为发挥的作用不够强大,美国政治网站Politico对她的描述是“没那么强硬,也没那么自负”。

  耶伦是华府老牌技术官僚,她是美国首位女性财长,也曾担任美联储主席

  但据白宫高级官员透露,作为拜登团队一员,与其他部门的同僚相比,耶伦在决策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更大。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布赖恩·迪斯(Brian Deese)说:“她不是在会议上说得最多的人,也不是那种华而不实的人。但当她发言时,她的言论和观点都有巨大的分量。”

  不过,抛开上述部门分歧,一个事实是——拜登始终在围绕前政府的对华贸易政策打转,他时常被诟病上任至今仍缺乏明确的贸易战略。

  这一评价固然属实,但不能将其简单等同为拜登政府在贸易政策上的无能。李巍指出,自特朗普执政开始,美国政府就不打算在自由贸易的道路上继续前进。“这是一个既定的方略,拜登政府也不打算继续走下去,所以才会推行所谓‘中产阶级外交’,其实质就是美国所有对外政策要有利于其国内的中产阶级,而自由贸易恰恰不利于此。”

  不过,哪怕撤销部分对华关税,拜登政府也会继续努力摆脱对华依赖。他最近提出的“印太经济框架”(IPEF),作为其印太战略的经济部分,正是为了遏制中国在该地区的经济影响力。戴琪也并不讳言这一目的,她称IPEF旨在“有效反制中国不断增长的影响力”,是“独立于中国的安排”。

  访日期间,拜登宣布启动“印太经济框架”(IPEF)

  拜登于今年5月访问日本时正式提出IPEF,这是由包括美国在内的14个国家签署的非传统经济协议,共涵盖四个领域——贸易、供应链、基础设施与脱碳、税收与反腐败,其成员国经济规模加起来占全球经济总量的40%。

  戴琪将负责贸易领域的谈判,她近来也在为此框架奔走。5月底接受采访时,戴琪表示,为了在各国政府之间敲定细节,“制定了未来几周的周密计划”,将在今年夏季启动谈判。

  这一框架的提出,被认为是有意填补美国在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后的空白,但其启动是通过拜登签署总统行政令执行的,这意味着它很可能随着政府更迭而失效。

  就该框架本身而言,不仅尚处于起步阶段,也并非是一项自由贸易协定。它不会向成员国大力开放美国市场,也没能给出太多实惠的承诺,比如贸易领域只涉及数字贸易、劳动、环境等问题,而在一般性的商品贸易和自由化上并无计划,这呼应了李巍所指的美国“在自由贸易道路上不再前进”。

  不过李巍提到,尽管美国无法给IPEF成员国太多实惠,但这些国家跟随美国走到一起也有其动力,目前对于该框架前景下结论为时过早,“一方面该框架的推进可能不会那么顺利,另一方面加入的国家都有借助美国之力平衡中国的考虑,未来若能有所推进,或将让中国经济和外交的大环境受到影响。” 通胀将成中期选举最大变量

  对拜登来说,遏制中国仍需从长计议,目前最紧要的是应对11月中期选举的考验——通胀确凿无疑是最重要的变量,物价上涨不仅威胁到国内经济稳定,也会直观影响选民的情绪和选择。

  但如前所述,拜登正面临左右为难的局面。如戴琪所说,关税是美国与中国谈判的重要砝码,而在不少人尤其共和党看来,单方面撤销关税更是对华软弱的表现。这意味着,即使通过撤销部分关税来稳定物价,拜登依然会遭受政治攻击。

  田纳西州共和党籍参议员比尔·哈格蒂(Bill Hagerty)就直言:“(2018年7月以后的)关税启动后并没有发生通货膨胀。削减关税只会利好中国。”

  美国劳工部的数据显示,美国2018年8月至10月的通胀率分别为0.1%、0.2%和0.2%。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今年年初的研究则称,对中国进口产品征收的关税的确提高了美国消费者和企业的成本,但与目前的通货膨胀率相比,程度并不高。

  2018年7月之后,美国通胀幅度很小

  处于中期选举前的敏感阶段,拜登无法不将这一点纳入考量。但李巍也提到,拜登对此并不是毫无办法,他可以找到足够理由回应鹰派,“例如可以说加征关税是共和党和特朗普政府的政策,是在动用‘蛮力’,而且并无收效,这不是和中国进行竞争的正确方式。而他本人要和中国进行长期竞争,那就不应该通过关税手段,而是从美国的国家利益出发,制定周密计划,基于长期主义的考虑来应对中国”。

  从拜登上任来的经济成绩单来看,并非没有亮点——美国失业率一直呈下降趋势,2022年5月的失业率为3.6%,相当于疫情前的水平。然而,美国经济形势依然面临预警,美联储6月7日发布的一项指标显示,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年化增长率仅为0.9%,这说明美国经济正处于衰退边缘。

  2022年5月,美国失业率降至疫情前水平

  减免对华关税固然是自救手段之一,据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杰森·弗曼估计,取消所有对华关税将使CPI下降0.5个百分点。

  但仅仅依靠撤销对华关税,难以对抑制通胀起到根本作用。李巍分析说,“虽然从贸易角度看,来自中国的进口比重很大,但就美国国内消费规模而言,其比重相对有限。进口商品和服务在美国GDP中占比为15%左右,最根本还是要降低油价和大宗商品的价格”。

  这也是为何美国在关税问题上讨论了数月仍无定论。“毕竟(撤销对华关税)不是最紧要的议题。”李巍分析称,“此番通货膨胀成因复杂,既有拜登政府为应对新冠疫情的多次刺激计划的影响,也有俄乌冲突所导致的能源价格的波动。”

  因此,美联储已加速收紧货币政策,大幅加息并削减资产负债表。而5月的数据显示,能源、食品、住房是通胀的最大推手。

  美国平均汽油价格不断上涨,加州油价当属全美最高

  对于降低能源价格,拜登已在努力,只是收效甚微。尽管政府不断敦促美国石油公司增加产量,但大多数石油公司不愿如此,因为它们担心现在增加钻探会导致供过于求,致石油价格暴跌——毕竟2020年初的油价曾一度暴跌至负值。

  拜登也寄希望于中东国家提高石油产能,帮助平抑能源价格。但由于欧美对俄罗斯石油发出禁令,即便沙特这样的最大产油国扩大产能,对于价格改变也是杯水车薪。

  与此同时,美国消费者的怒气却在不断升高。自油价飙升后,拜登的照片就被贴在美国各地的加油站。尽管战争等多种因素催生了能源价格的暴涨,民众所归责的对象只会是当局的不作为。

  如今这种怨气难有丝毫消减——6月10日,全美汽油均价达到4.99美元/加仑(约合8.83元/升),比去年同期上涨了60%。而自拜登上任至今,汽油价格已经上涨一倍多。

  拜登的照片被贴在美国加油站,民众指责其为油价高涨的推手

  尽管拜登试图安抚民众,这种通胀压力会在未来得到缓解,但民众的预期甚为悲观。美国《华盛顿邮报》6月9日的民调显示,66%的受访者预计明年的通胀将继续恶化,仅有21%的人认为形势会好转。

  一般来说,在任总统所在党派通常会在中期选举中表现不太好,但对民主党的成绩做出推测为时尚早。李巍提醒称,选举中有太多不确定性,且美国经济仍在快速复苏,疫情也正走向结束。但他指出,“通胀将是影响本次中期选举的最大因素,日常生活(成本)将决定选民如何投票。”

  《华盛顿邮报》的民调显示,66%的受访者认为通胀还会继续恶化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观象台媒体】所有,今日头条已获得信息网络传播权独家授权,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拜登政府关于取消对华关税的争论仍在继续,戴琪成为最大阻力!

  就在前天,美国贸易代表戴琪,在华盛顿国际贸易协会有关印太经济框架的活动上指出,通胀是可怕的,损害了美国人民的财富,但这个问题,无法单靠撤销对中国的关税来解决。这表明,戴琪和其他政府成员,在取消针对中国商品的进口关税这一问题上存在重大分歧,拜登政府内部对这一问题的争论将持续进行下去!

  所谓的争论,其实是表象,这只不过是拜登政府向对华贸易利益集团作一个交代,告诉他们,拜登政府其实很努力想取消对华关税,但是分歧太大,做不到,如此而已!

  战术从属于战略,美国对华关系的基本战略是尽一切努力遏制中国在世界上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影响力。

  其具体的做法是,以人权问题妖魔化中国,从政治上对中国极尽抹黑之能事,在军事上强化亚太再平衡战略,将60%的海空军力部署到中国周边,对中国形成军事包围,在经济上,试图以印太经济框架为抓手,以新的形式,继续执行特朗普政府将产业链移出中国的政策。

  既然将产业链移出中国,已经成为美国对华经济关系的一个重要战略,那么,美国是否取消对华关税这个政策必须要放在这个战略背景下来看。

  这样分析下来,我们不难得出结论,美国取消对华关税的概率很小,就算最后取消部分关税,也一定是象征性的,不会影响到将美国产业链移出中国这个大局!

展开全部内容

郑重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仅为生活热点内容更加丰富,非鸭寮街观点。如信息标记有误,欢迎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合作。

相关生活热点推荐

近来拜登的精力都花在挽救美国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