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官方:无疫情地区查核酸不应成常态的具体知识和内容如下:
北京商报讯(记者 杨月涵)近期部分城市发生聚集性疫情后,不同的时间段、出入不同的场所,对于核酸阴性证明的要求都不一样。那么具体在哪些情形下要提供24小时、48小时和72小时内的核酸阴性证明?确定这些核酸证明有效时长的依据是什么?今后出入不同场所查验核酸证明是否会成为常态?面对这些问题,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在6月9日召开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上给出了答案。
贺青华表示,聚集性疫情发生以后,要根据疫情防控的需要,科学确定制定核酸检测策略,划定核酸检测的范围和频次,避免盲目地扩大开展全员核酸检测的范围,将受检的人员按照风险等级由高到低依次开展核酸检测。封控区应该在24小时内完成首次核酸筛查,管控区要在48小时完成首次的全员核酸筛查。就是说在疫情发生以后,一定是根据疫情防控的需要,把核酸检测的人员、范围、频次统筹安排。封控区一定是在24小时内完成首次全员核酸检测,管控区在48小时内要完成第一次的全员核酸检测。中、高风险地区和封控区、管控区这些人员不得外出,但是疫情发生地的低风险地区和防范区确需出行的,需要持48小时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各地可以根据疫情防控的需要进行调整。
贺青华特别提到,没有发生疫情,也没有输入风险的,查验核酸不应该成为一种常态。
对此,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昂也介绍称,近期,北京实施了分区分级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为保持政策的连贯性,及早发现疫情风险,经过风险评估,北京市将进入公共场所核酸阴性证明由48小时调整为72小时,主要出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一方面,我们考虑到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平均的潜伏期是在3天左右,72小时之内核酸检测可以发现潜在的感染者;另一方面,我们也是为了降低居民核酸检测的频次,尽量减少疫情防控措施给我们的市民带来的负担,尽量减少对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产生影响。
下一步,北京市还将根据疫情形势的变化和防控实际的需要,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动态调整各项防控措施,将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落到实处。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9日下午就做好核酸检测工作抓好疫情防控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在会上表示,聚集性疫情发生以后,要根据疫情防控的需要,科学确定制定核酸检测策略,划定核酸检测的范围和频次,避免盲目地扩大开展全员核酸检测的范围。
有记者提问,部分城市发生聚集性疫情后,不同的时间段、出入不同的场所,对于核酸阴性证明的要求都不一样。请问,具体在哪些情形下要提供24小时、48小时和72小时内的核酸阴性证明?确定这些核酸证明有效时长的依据是什么?今后出入不同场所查验核酸证明是否会成为常态?
贺青华回应称,聚集性疫情发生以后,要根据疫情防控的需要,科学确定制定核酸检测策略,划定核酸检测的范围和频次,避免盲目地扩大开展全员核酸检测的范围,将受检的人员按照风险等级由高到低依次开展核酸检测。
封控区应该在24小时内完成首次核酸筛查,管控区要在48小时完成首次的全员核酸筛查。就是说在疫情发生以后,一定是根据疫情防控的需要,把核酸检测的人员、范围、频次统筹安排。封控区一定是在24小时内完成首次全员核酸检测,管控区在48小时内要完成第一次的全员核酸检测。
中、高风险地区和封控区、管控区这些人员不得外出,但是疫情发生地的低风险地区和防范区确需出行的,需要持48小时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各地可以根据疫情防控的需要进行调整。
贺青华表示,没有发生疫情,也没有输入风险的,查验核酸不应该成为一种常态。
郑重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仅为农商知道内容更加丰富,非农商科技观点。如信息标记有误,欢迎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