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玉米鞘腐病症状及防治,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的问题!据鸭寮街了解到,1、发病症状:发病后叶鞘上会出现水渍状椭圆形病斑,颜色多为褐色,经过一段时间后病斑的直径可超过5厘米,多个病斑会汇合形成不规则的黑褐色斑块,直至蔓延到整个叶鞘,最后导致叶鞘干腐,其中叶鞘内侧的褐变程度还要重于叶鞘外侧。2、防治方法:轮作调茬,烧毁田间的病残株,同时要选择抗病品种作为种植对象,播种前可用种衣剂进行拌种,发病初期可喷施50%咯菌清可湿性粉剂等药物。
1、发病症状(1)发病初期,叶鞘上出现水渍状病斑,病斑多为椭圆形,颜色为褐色,经过一段时间后病斑的直径会扩大至5厘米以上,且多个病斑会汇合形成不规则的斑块(黑褐色),直至蔓延至整个叶鞘,导致叶鞘干腐。(2)叶鞘内侧的褐变程度比叶鞘外侧更为严重,叶鞘下的茎秆则比较正常,病斑中心部位偶尔可见粉白色的霉层(病菌菌丝体和分生孢子),有时出现灰黑色、红紫色的霉点。(3)病斑从下部逐渐蔓延至中上部叶鞘,若病斑局限在下部叶鞘,则一般不会影响到产量。若田间的条件比较适合病菌繁殖,则会快速蔓延至棒三叶,甚至是穗上苞叶,继而造成秃尖、籽粒干瘪、穗腐等情况,导致产量受到严重受损。2、防治方法(1)轮作调茬,深翻灭茬,烧毁田间的病残株,减少菌源。(2)选择抗病品种作为种植对象,播种前用5%根保种衣剂做拌种处理(用量为种子重量的0.4%),先将药剂兑水稀释,然后喷洒在种子上,堆闷4-8小时后再播种即可。(3)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做拌种处理,堆闷4-8小时后直接播种。(4)发病初期,将50%咯菌清可湿性粉剂、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等药物喷洒至茎秆上,每隔7-10天喷洒1次。
1、病原菌(层出镰孢菌)在土壤、病残体或种子内越冬,翌年通过风力、雨水、种子、人畜、农具等媒介进行传播,尤其是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更有利于此病害的流行。2、病原菌为小型分生孢子串生和假头生,呈长卵型或椭圆形,无隔膜或具备隔膜,大小为7.6-10.7微米×3.6-4.3微米。3、气温为5-35℃时,病菌均能生长,25-30℃为病菌的生长适温,当气温达到28℃时,菌丝茂盛且密集。4、在正常情况下,该病害主要发生在叶鞘上,主要发病时期为籽粒形成至灌浆充实期。
以上是玉米鞘腐病症状及防治,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的问题资料,希望能帮到正在寻找玉米资料的你!更多玉米知识尽在鸭寮街。